叉车安全培训:潮湿地面作业的防滑与制动控制

文章出处:深圳市赛为安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08-22

叉车安全培训:在仓储、车间等场景中,潮湿地面是叉车作业时常见的风险因素,积水、油污或结露都可能导致地面摩擦力骤降,进而引发打滑、制动距离延长等安全隐患。掌握潮湿地面作业的防滑技巧与制动控制方法,是保障叉车操作安全的关键。

潮湿地面的防滑措施需从车辆检查与路径规划双管齐下。作业前需重点检查叉车轮胎的状态,确保轮胎花纹深度符合安全标准 —— 胎纹内若嵌入石子、金属碎屑等异物,需及时清理,避免这些杂质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对于橡胶轮胎,可适当增加胎压(不超过厂家规定上限),通过减少接地面积来提高单位面积的摩擦力;若地面长期潮湿,可更换为具有防滑纹路的专用轮胎,其更深的沟槽能快速排出接触面的积水,增强抓地力。

车身部件的防滑检查同样重要。货叉的叉齿表面若有油污,需用去油剂清洗干净,必要时在叉齿上涂抹防滑涂层,防止货物在提升或运输过程中因颠簸滑落。叉车的踏板、扶手等操作区域,要确保防滑纹路清晰,若有磨损需及时修复,避免操作人员在上下车或作业时滑倒。此外,需清理地面的积水区域,若无法立即清除,应在周边放置醒目的 “小心地滑” 警示牌,并用警示带圈定范围,引导叉车绕行。

防御性驾驶培训 (25).jpg

行驶过程中的防滑技巧核心在于 “稳速、缓动”。在潮湿地面起步时,要缓慢踩下加速踏板,避免瞬间动力过大导致驱动轮打滑 —— 若驱动轮出现空转,应立即松开踏板,待轮胎停止滑动后再轻踩加速,逐步提升车速。直线行驶时,需保持匀速,避免频繁加速或减速,车速应控制在正常行驶速度的 60% 以内,通常不超过 8 公里 / 小时,减少因惯性导致的侧滑风险。

通过弯道或拐角时,要提前减速至几乎停止,转弯半径需比干燥地面时扩大 50% 以上,转动转向盘的动作要平稳缓慢,避免急打方向引发离心力导致侧翻。若行驶中发现车身开始侧滑,应立即松开加速踏板,小幅回正转向盘,待车身稳定后再轻踩制动,切勿在侧滑时急刹或猛打方向,否则会加剧打滑程度。

潮湿地面的制动控制需要重新评估制动距离与操作方式。叉车在潮湿地面的制动距离通常比干燥地面增加 1-2 倍,因此需提前预判路况,与前方障碍物、行人或其他设备保持至少 10 米的安全距离,避免跟车过近。制动时应采用 “点刹” 方式,即轻踩制动踏板后迅速松开,反复几次,利用间断性的制动力降低车速,同时给轮胎留出重新获得抓地力的时间,防止持续制动导致车轮抱死打滑。

满载状态下的制动控制更需谨慎。货物的重量会增加叉车的惯性,制动时要提前更长距离减速,且点刹的间隔时间需缩短,确保制动力均匀传递到车轮。若货叉上的货物较高,制动时要更加平缓,防止货物因惯性前倾导致叉车重心偏移,引发侧翻。在坡道潮湿的地面上行驶时,上坡需保持匀速,避免中途停车;下坡则要以极低速度行驶,通过点刹控制车速,必要时开启驻车制动辅助,禁止空挡滑行。

防御性驾驶培训 (18).jpg

特殊潮湿场景的针对性处理需灵活调整策略。对于油污与水混合的地面,其摩擦力比单纯积水更低,叉车行驶时需将车速降至 5 公里 / 小时以下,且禁止在该区域进行转向、制动等操作,若必须通过,应直线匀速缓慢通过。在冷库等易结露的环境中,地面可能存在薄冰,叉车需更换为防刺穿的雪地轮胎,并在驱动轮上安装防滑链(需符合叉车安全标准),同时关闭叉车的防滑控制系统(若有),避免电子系统误判导致动力中断。

作业前的环境评估与准备工作能有效降低风险。需提前检查作业区域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沟、地漏畅通,减少地面积水;对于经常潮湿的区域,可铺设防滑垫或防滑地砖,增强地面摩擦力。操作人员要穿着防滑性能良好的工作鞋,鞋底花纹深度不小于 3 毫米,且无油污、泥沙附着,避免上下叉车时滑倒。

此外,定期对叉车制动系统进行适应性维护至关重要。潮湿环境可能导致制动片与制动鼓之间产生水汽,影响制动效果,因此需每周检查制动系统的密封性,清理制动部件上的锈蚀和油污;每月进行一次潮湿地面制动测试,记录制动距离的变化,若发现制动性能下降,需及时更换制动片或调整制动间隙。同时,要确保叉车的排水孔通畅,防止积水渗入制动系统内部引发故障。

总之,潮湿地面的叉车作业安全,需要操作人员将防滑意识贯穿于 “检查 - 行驶 - 制动” 


400-902-2878400-902-2878
企业邮箱mail@safewaychina.com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