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货运车辆安全驾驶培训包含的夜间行车灯光使用与视线管理

文章出处:深圳市赛为安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09-15

在长途货运车辆的安全驾驶培训中,夜间行车的灯光使用与视线管理是保障行车安全的核心内容。相较于白天,夜间能见度低、视线范围受限,且驾驶员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加之长途货运车辆体积大、制动距离长,一旦因灯光使用不当或视线判断失误引发事故,后果往往更为严重。因此,驾驶员必须熟练掌握夜间灯光的规范使用方法,同时具备科学的视线管理能力,这也是道路安全教育培训中针对特殊路况驾驶的重要环节。

防御性驾驶培训 (11).jpg

夜间行车时,灯光是车辆与外界沟通的 “语言”,更是驾驶员观察路况的重要工具,其使用规范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对于长途货运车辆而言,灯光系统包括近光灯、远光灯、示廓灯、转向灯、危险报警闪光灯、制动灯等,不同灯光在不同场景下有着明确的使用要求。

在没有路灯或照明条件较差的公路上行驶时,应开启近光灯。近光灯的照射范围约在 30 - 40 米,能清晰照亮车辆前方的道路和路边景物,同时不会对对向车辆驾驶员造成强光干扰。需要注意的是,近光灯的高度应适当调整,避免因灯光过高照射到对向车辆,或过低导致前方路况看不清。若遇对向有来车,且两车相距 150 米以内时,必须将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这是夜间会车的基本礼仪,也是避免强光直射对向驾驶员造成 “瞬间失明” 的关键。若对向车辆未及时切换灯光,驾驶员可通过交替开启近光灯和远光灯进行提示,但切勿长时间使用远光灯 “对抗”,以免双方视线受阻引发危险。


在高速公路或城郊空旷道路上,当没有对向车辆且前方路况清晰时,可开启远光灯。远光灯的照射距离可达 100 米以上,能帮助驾驶员提前发现前方道路上的障碍物、行人或其他车辆。但使用远光灯时需注意,一旦发现对向有车辆驶来,应提前减速并切换为近光灯;经过路口、桥梁、隧道等区域时,也需及时切换为近光灯,因为这些区域可能有交叉车流或行人,远光灯的强光会影响他人判断。此外,暴雨、大雾等低能见度天气下,禁止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的光线会被雾气反射,形成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反而降低能见度,此时应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雾灯,必要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以提示其他车辆注意。

转向灯的使用在夜间行车中尤为重要,因为光线昏暗,其他车辆更难判断意图。在变道、超车、转弯、掉头、靠边停车或起步时,必须提前开启转向灯,且开启时间应不少于 3 秒,给后车和周边车辆足够的反应时间。例如,准备超车时,应提前开启左转向灯,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动态,确认安全后鸣喇叭或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前车,待前车让行后再平稳超车,超车完成后及时开启右转向灯,驶回原车道。需要注意的是,转向灯开启后并非一劳永逸,若长时间未完成变道或转弯操作,需再次确认并重新开启,避免其他车辆误判。

防御性驾驶培训 (12).jpg

示廓灯和制动灯的作用是让其他车辆识别本车的轮廓和行驶状态。夜间行车时,示廓灯应始终开启,特别是在车辆发生故障或临时停车时,需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以清晰显示车辆的位置和宽度,防止被其他车辆追尾。制动灯则要保证灵敏有效,踩刹车时应平稳操作,避免急刹导致后车因反应不及发生追尾,同时通过制动灯的明暗变化,清晰传递减速或停车的意图。

除了灯光的规范使用,夜间行车的视线管理同样至关重要,这需要驾驶员在安全驾驶教育中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判断能力。夜间视线的最大特点是 “近亮远暗”,且容易产生视觉盲区,因此驾驶员应将视线放远,同时兼顾近处,形成 “远中近” 三层观察范围。例如,在平直道路上,视线应主要关注前方 100 米以外的路况,提前发现道路线形变化、障碍物或灯光信号;中距离关注前方 30 - 50 米的区域,判断路面是否平整、有无坑洼或积水;近距离则留意车头附近,防止突发情况如行人横穿马路等。


会车时,除了及时切换灯光,还需注意观察对向车辆的灯光轨迹。若对向车辆的灯光忽左忽右,可能是驾驶员疲劳驾驶或车辆失控,需提前减速并做好避让准备;若对向车辆灯光突然熄灭,可能是车辆出现故障,应立即减速并警惕前方是否有停车。此外,夜间行车要特别注意道路边缘的反光标识,这些标识能帮助驾驶员判断道路的走向和边界,尤其是在没有路灯的乡村公路上,反光标识是重要的 “指路明灯”。

夜间行车还需警惕 “视觉疲劳”。长途货运驾驶员往往连续驾驶数小时,夜间光线刺激较弱,眼睛容易疲劳干涩,导致视线模糊、反应速度下降。因此,驾驶员应每 2 小时左右停车休息一次,下车活动身体的同时,做一些眼部放松动作,如远眺、转动眼球、用温热毛巾敷眼等,缓解眼部疲劳。车内灯光的使用也需注意,夜间行车时应关闭车内顶灯,避免车内光线过强导致驾驶员看不清车外路况;仪表盘的亮度应调节至合适水平,既保证能看清仪表信息,又不会因光线过强分散注意力。

遇到特殊路况时,视线管理的技巧更为关键。例如,通过弯道时,应提前减速,将视线投向弯道的外侧,随着车辆转弯逐渐转动视线,同时注意观察弯道内侧是否有行人或车辆;经过路口时,要提前减速,开启近光灯左右扫视,确认路口两侧是否有车辆或行人闯红灯,切勿仅凭交通信号灯判断,因为夜间可能有非机动车或行人忽视信号灯通行。在经过桥梁、隧道时,由于这些区域光线变化较大,进入前应提前减速,开启近光灯,让眼睛有时间适应光线变化,避免因光线突然变暗而短暂失明。

防御性驾驶培训 (21).jpg

此外,夜间行车要善于利用其他车辆的灯光辅助判断路况。例如,前方车辆的尾灯可以提示其行驶速度和方向,若尾灯忽明忽暗且间距缩小,说明前车在减速;对向车辆的灯光照射到路面的状态,可以判断前方道路是否平坦,若灯光突然变高或出现明暗交替,可能前方有坡道或坑洼。同时,要注意观察道路两侧的景物,如树木、电线杆等,这些物体在灯光照射下的投影变化,能帮助判断车辆是否偏离行驶路线。


总之,长途货运车辆夜间行车的灯光使用与视线管理,是安全驾驶培训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驾驶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灯光的使用场景和规范,同时通过持续的练习培养科学的视线观察习惯,做到 “灯明眼亮、预判在前”。只有将灯光作为安全行车的 “辅助工具”,将视线管理作为风险防范的 “第一道防线”,才能在复杂的夜间路况中保障长途货运的安全,这也是道路安全教育培训对每一位长途货运驾驶员的基本要求。


400-902-2878400-902-2878
企业邮箱mail@safewaychina.com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