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车辆日常安全检查的关键步骤

文章出处:深圳市赛为安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07-24

外观检查

车身与车窗

日常检查首先从车辆外观入手,观察车身是否有明显的划痕、凹陷或变形。这些损伤不仅影响车辆美观,若涉及关键部位如车架、车门等,可能影响车辆结构稳定性。尤其要注意车身侧面和尾部,这些部位在停车或会车时容易发生剐蹭,若发现新的损伤,需及时排查原因并修复。

车窗是驾驶视线的重要保障,需检查前后挡风玻璃及侧窗是否有裂纹、破损或严重污渍。玻璃上的小裂纹可能在行驶中因震动或温度变化扩大,影响视野甚至导致玻璃碎裂,发现后应尽快更换。同时,要确保车窗升降功能正常,玻璃密封条完好,防止雨天漏水或高速行驶时产生风噪。

后视镜与车牌

后视镜是驾驶员观察后方路况的 “眼睛”,需检查内后视镜和左右外后视镜是否牢固安装,镜面是否清晰、有无破损。调整后视镜角度,确保能清晰看到车身两侧及后方的交通情况,若镜面有划痕或模糊,应及时擦拭或更换。外后视镜的折叠功能(若有)也需测试,确保在狭窄路段或停车时能正常使用。

车牌是车辆的合法标识,需检查前后车牌是否清晰无遮挡,固定螺丝是否齐全、牢固,避免因车牌松动或污损被交管部门处罚,同时也能确保在道路监控中清晰识别,保障自身权益。

防御性驾驶培训 (1).jpg

轮胎检查

胎压与磨损

轮胎是车辆唯一接触地面的部件,其状态直接影响行驶安全。检查胎压时,可参考车辆手册标注的标准胎压值,通过胎压计测量实际胎压,冷态胎压(停车 4 小时以上)更为准确。胎压过高会降低轮胎抓地力,容易爆胎;胎压过低则会增加滚动阻力,导致油耗上升且轮胎磨损不均。若发现胎压异常,需及时充气或放气,并检查轮胎是否有慢漏气情况。

观察轮胎花纹深度,可使用专用花纹深度尺测量,也可用一枚一元硬币,将硬币边缘插入花纹槽,若国徽部分被完全遮挡,说明花纹深度尚可;若能看到国徽顶部,则需更换轮胎。同时,检查轮胎表面是否有裂纹、鼓包、割伤或嵌入的石子、玻璃碎片等异物,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轮胎漏气或爆胎,发现后需及时处理。

备胎与轮毂

备胎虽不常用,但需定期检查其气压和状态,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正常使用。非全尺寸备胎需注意限速要求,一般不超过 80km/h,且不能长期使用。检查轮毂是否有变形、裂缝或严重腐蚀,轮毂问题可能导致轮胎漏气或行驶时抖动,影响驾驶稳定性。


制动系统检查

刹车踏板与制动液

启动车辆前,踩下刹车踏板,感受踏板的行程和软硬程度。正常情况下,踏板行程应适中,踩下时应有明显的阻力,且不会出现踩到底或软绵绵的感觉。若踏板行程突然变大或变软,可能是制动液不足或制动系统漏气,需及时检查。

打开发动机舱,找到制动液储液壶,观察液位是否在 “MIN” 和 “MAX” 刻度之间,液位过低可能意味着制动系统有泄漏或刹车片磨损严重。同时,查看制动液的颜色,新的制动液呈淡黄色或无色,若变为深褐色或黑色,说明制动液已变质,需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制动效果。

刹车片与刹车盘

刹车片和刹车盘的磨损情况直接关系到制动性能。对于盘式制动器,可通过轮毂缝隙观察刹车片厚度,若剩余厚度小于 3 毫米,需及时更换。鼓式制动器则需拆卸检查,较为复杂,可在车辆保养时让专业人员检测。

刹车盘表面应平整光滑,若出现明显的沟槽、裂纹或磨损不均,可能影响制动效果,需进行修复或更换。行驶中若踩刹车时出现异响(如尖叫声、金属摩擦声),可能是刹车片磨损到极限,应立即停车检查。

防御性驾驶 (8).jpg

灯光系统检查

照明灯与信号灯

启动车辆后,依次开启近光灯、远光灯、转向灯、刹车灯、示廓灯、危险报警闪光灯等,检查各灯光是否正常点亮,光线是否均匀,有无闪烁或亮度不足的情况。可让他人在车外协助观察,或通过反射物(如墙壁、其他车辆)观察灯光效果。

特别注意转向灯和刹车灯,这些灯光是向其他车辆传递行驶意图的重要信号,若出现故障,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更换灯泡时,需使用与原车规格相同的产品,避免因功率不匹配导致电路故障。

雾灯与倒车灯

雾灯在雾、雨、雪等低能见度天气中作用关键,需检查前雾灯和后雾灯的点亮情况,确保其照射角度正确,能有效穿透雾气。倒车灯在倒车时照亮后方路面,同时提示后方车辆,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若倒车影像或雷达与倒车灯联动,需一并测试功能是否正常。


油液与液位检查

机油与冷却液

检查机油时,车辆需停放在平坦路面,熄火后等待几分钟,让机油流回油底壳。拔出机油尺,擦拭干净后重新插入,再拔出观察油位,应在 “MIN” 和 “MAX” 刻度之间。同时观察机油颜色,正常机油为淡黄色或琥珀色,若呈黑色、乳白色或有杂质,说明机油需要更换或发动机可能存在故障。

冷却液(防冻液)需检查储液壶液位,确保在刻度范围内,其颜色通常为绿色、红色或蓝色,若液位过低,需添加同类型冷却液,不可直接加水(尤其在冬季),以免影响防冻和防腐性能。若发现冷却液有泄漏痕迹或颜色异常,需排查泄漏点并更换冷却液。

玻璃水与变速箱油

玻璃水虽不影响车辆行驶,但能保证雨刮器清洁玻璃,确保视线清晰。检查玻璃水壶液位,不足时添加专用玻璃水,冬季需使用防冻型玻璃水,避免水壶冻裂。

手动变速箱可通过油尺检查油位和油质,自动变速箱则需在特定条件下(如怠速、油温正常时)检查。变速箱油颜色一般为红色或棕色,若变为黑色且有焦味,需及时更换,以保证变速箱换挡顺畅。


车内设备检查

安全带与安全气囊

检查安全带是否能顺畅拉伸和收回,锁扣是否牢固,扣上后是否有异响。缓慢拉动安全带,感受是否有阻尼感,若突然卡住,说明预紧装置正常;若无法卡住或松动,需及时维修。安全气囊指示灯在启动车辆后会亮起几秒,然后熄灭,若常亮或闪烁,说明安全气囊系统有故障,需检修。

喇叭与雨刮器

喇叭是提醒其他道路使用者的重要工具,按动喇叭,检查声音是否洪亮、无杂音,若声音微弱或失灵,需检查喇叭本身或电路。雨刮器需检查刮水是否干净,有无刮痕或异响,橡胶条是否老化开裂,若刮水效果不佳,需及时更换雨刮片。同时,测试雨刮器不同档位的工作状态,确保喷水功能正常,喷水嘴角度是否合适,能准确喷到玻璃上。

灭火器与三角警示牌

车内应配备有效期限内的灭火器,检查压力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若在红色区域则需充装或更换。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确保在发生火情时能快速操作。三角警示牌需放置在车内易取用的位置,在车辆故障或事故时,能按规定距离摆放(高速公路 150 米以上,普通道路 50-100 米),提醒其他车辆避让。

防御性驾驶 (5).jpg

FAQs

问: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应多久进行一次?不同使用频率的车辆检查频率有差异吗?

答: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建议每天出车前进行一次,重点检查轮胎、灯光、制动等关键部位,确保当天行车安全。对于使用频率较低的车辆(如每周使用 1-2 次),除了每次使用前检查,还应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油液液位、轮胎气压(长期停放易漏气)、蓄电池状态等,避免因长期停放导致部件老化或故障。

经常长途行驶或高频使用的车辆(如每天行驶超过 100 公里),建议每周增加一次详细检查,重点关注刹车片磨损、轮胎损耗、油液消耗情况,因为高频使用会加速这些部件的损耗。此外,在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雪)前后,需额外检查灯光、雨刮器、制动系统和轮胎,确保车辆能适应复杂路况。无论使用频率如何,车辆每行驶 5000-10000 公里或达到厂家规定的保养周期时,需结合专业保养进行全面检测,及时更换易损件和油液。


问:自己进行日常安全检查时,哪些项目容易被忽略,如何避免遗漏?

答:日常检查中,以下项目容易被忽略:一是轮胎内侧和轮毂内侧的磨损或损伤,很多人只检查轮胎外侧,忽略内侧可能存在的划痕、鼓包,可通过转动方向盘或借助反光镜观察;二是制动液的变质情况,仅关注液位而忽略颜色变化,需定期对比新制动液颜色,发现异常及时更换;三是车窗密封条,尤其是车门底部的密封条,老化后可能导致漏水,可在雨天后检查车内是否有渗水痕迹;四是蓄电池接线柱,长期使用可能出现氧化腐蚀,导致启动困难,可定期用热水冲洗后擦干,涂抹凡士林防锈;五是儿童安全锁,若有儿童乘车,需检查其是否能正常锁止,防止行车中儿童误开车门。

避免遗漏的方法是制定检查清单,按 “外观 - 轮胎 - 制动 - 灯光 - 油液 - 车内设备” 的顺序逐项检查,每次检查后在清单上打勾。可将清单贴在车内显眼位置,形成固定习惯,也可利用手机备忘录记录检查项目,逐步培养全面检查的意识。

防御性驾驶 (6).jpg

问:检查中发现车辆有小故障(如灯泡损坏、轮胎有小石子),是否需要立即处理,拖延处理有什么风险?

答:即使是小故障,也建议及时处理,不宜拖延。灯泡损坏(如转向灯、刹车灯)会影响车辆信号传递,在变道、刹车时无法提示其他车辆,极易引发追尾或剐蹭事故;轮胎中的小石子若长期不清理,会逐渐嵌入花纹深处,可能刺破胎体导致漏气,高速行驶时甚至引发爆胎,同时石子还会增加轮胎噪音,影响驾驶体验。

其他小故障如玻璃水不足,在雨天或遇到扬尘时,无法清洁玻璃会导致视线受阻;安全带卡扣松动,可能在发生碰撞时无法有效保护乘员;喇叭失灵,在需要提醒行人或其他车辆时无法发出信号,增加危险系数。拖延处理小故障,不仅可能使故障扩大(如小石子导致轮胎破损扩大),还会在关键时刻影响车辆性能,威胁行车安全,因此发现问题后应尽快解决,无法自行处理的及时送修。


问:不同季节(如夏季、冬季)车辆日常安全检查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答:夏季检查侧重点:一是轮胎,高温会使胎压升高,需频繁检查胎压,避免爆胎,同时检查轮胎是否因高温老化,发现裂纹及时更换;二是冷却液,夏季发动机易过热,需确保冷却液充足且散热风扇工作正常,避免开锅;三是空调系统,检查制冷效果,清理空调滤芯,防止霉菌滋生影响健康,同时检查冷凝水管是否通畅,避免漏水进入车内;四是雨刮器和玻璃水,夏季多雨,需确保雨刮器刮水干净,使用防雨型玻璃水,增强雨天视线清晰度。

冬季检查侧重点:一是轮胎,若使用普通轮胎,需检查胎压(冬季胎压可适当提高 0.1-0.2bar),考虑更换雪地胎或安装防滑链(在冰雪地区);二是冷却液,需确认其冰点符合当地最低气温要求,防止水箱冻裂;三是暖风系统,检查制热效果、风道是否通畅,确保冬季行车时能有效除雾和取暖;四是蓄电池,低温会降低蓄电池容量,需检查电量和接线柱,避免冷启动困难;五是玻璃水,必须使用防冻型,同时检查车窗除雾功能,确保冬季车内玻璃不起雾影响视线。


问:新手驾驶员缺乏检查经验,如何快速掌握车辆日常安全检查的方法和技巧?

答:新手可通过以下方法快速掌握检查技巧:首先,阅读车辆使用手册,手册中详细说明了各部件的检查方法和周期,是最权威的指导资料,重点关注轮胎、制动、灯光等关键系统的检查步骤。其次,观看专业教学视频,很多汽车平台或驾校会发布车辆检查教程,直观展示检查动作和注意事项,跟着视频实操几次,能快速熟悉流程。

再者,向有经验的驾驶员请教,在实际检查时让其指导,学习如何判断油液状态、轮胎磨损程度等实用技巧,如通过机油尺观察油位的正确方法、识别刹车片磨损的特征等。此外,从简单项目开始练习,先掌握灯光检查、轮胎石子清理、玻璃水添加等基础操作,逐步过渡到检查机油、制动液等稍复杂的项目,每次检查后记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积累经验。

还可以参加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这类培训通常会有车辆检查实操环节,能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逐渐形成自己的检查习惯,提高检查效率和准确性。


400-902-2878400-902-2878
企业邮箱mail@safewaychina.com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