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矿山运输行业:冬季防御性驾驶为崎岖山路行车提供哪些全场景风险规避实操指南
矿山运输行业的行车场景具有 “路线固定、路况复杂、载重集中” 的显著特点,冬季冰雪天气叠加崎岖山路的陡坡、急弯、碎石路段,使得行车风险大幅升高 —— 车辆易因路面附着力不足出现打滑、侧翻,也可能因视线受阻与矿内工程车辆、人员发生碰撞。冬季防御性驾驶以 “提前预判、主动规避、平稳操控” 为核心,针对矿山崎岖山路的全场景风险,提供从路况识别到应急操作的完整实操指南,帮助驾驶员在复杂环境中精准控制车辆,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一、陡坡路段:分层控制车速与制动,规避溜滑风险
矿山崎岖山路中,陡坡路段占比高且坡度多在 15° 以上,冬季积雪融化后冻结形成的 “暗冰”,会进一步降低路面附着力,车辆上坡易打滑、下坡易失控。冬季防御性驾驶针对陡坡路段,提供 “分层控速 + 制动适配” 的实操指南。
上坡前,驾驶员需提前观察陡坡长度与路面结冰情况,若发现路面有白色反光或车轮碾压痕迹变浅,需立即降低车速至每小时 5 - 8 公里,同时挂入低速挡(如矿山专用重卡的低速四驱模式),利用发动机牵引力提升爬坡动力,避免猛踩油门导致车轮空转 —— 空转不仅会加剧轮胎磨损,还可能因动力骤增引发车辆侧滑。爬坡过程中,需保持油门稳定,避免频繁加减油,若遇到车辆动力不足、出现后溜迹象,需立即轻踩制动停车,切勿强行继续爬坡,待确认路面安全后,重新调整挡位再缓慢起步。
下坡时,防御性驾驶强调 “预见性制动” 与 “辅助制动结合”。首先,下坡前需提前检查车辆制动系统与缓速器状态,确保制动蹄片无结冰、缓速器工作正常;下坡时挂入低速挡,开启发动机缓速器或液力缓速器,利用辅助制动控制车速,避免长时间踩下行车制动导致制动过热失效。同时,需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平路距离的 3 倍,若发现前车制动灯亮起,需提前轻踩制动,采用 “点刹” 方式逐步降低车速,避免一次性猛踩制动引发车轮抱死,进而导致车辆失控侧翻。此外,下坡路段需靠道路右侧行驶,预留足够的避让空间,防止因对向车辆上坡打滑侵占车道引发碰撞。
二、急弯路段:预判视线盲区与轨迹,规避碰撞风险
矿山山路的急弯多为 “U 型弯” 或 “连续弯道”,部分弯道因山体遮挡存在视线盲区,冬季早晚雾天会进一步缩短视距,且弯道内侧易堆积积雪或碎石,车辆转弯时易因轨迹偏差与山体、对向车辆发生碰撞。冬季防御性驾驶针对急弯路段,提供 “预判盲区 + 轨迹控制” 的实操指南。
进入弯道前 50 - 100 米,驾驶员需提前降低车速,根据弯道曲率调整车速 —— 小半径急弯车速控制在每小时 3 - 5 公里,大半径弯道车速不超过每小时 8 公里,同时开启转向灯,向对向车辆传递转弯信号。若遇到雾天视距不足 10 米,需同时开启雾灯与危险报警闪光灯,鸣笛示意,提醒盲区可能存在的车辆或人员。
转弯过程中,需遵循 “外 - 内 - 外” 的轨迹原则:入弯前靠道路外侧行驶,扩大转弯半径;入弯后缓慢转动方向盘,避免急打方向导致车辆甩尾,同时观察弯道内侧是否有积雪、碎石,若发现障碍物,需小幅调整方向盘避让,切勿过度转向;出弯时逐渐向道路外侧回正方向,确保车辆平稳驶出弯道。此外,转弯时需保持车辆在本车道内行驶,避免侵占对向车道,若通过后视镜发现对向车辆有占道迹象,需立即停车等待,待对向车辆通过后再继续行驶,坚决避免在弯道内会车。
三、碎石与坑洼路段:优化轮胎受力与减震,规避爆胎与颠簸风险
矿山山路因长期受重型矿车碾压,路面易出现碎石堆积、坑洼凹陷,冬季雨雪天气会使碎石间隙填充冰雪,坑洼内积水冻结成冰,车辆行驶时易因轮胎受力不均引发爆胎,也可能因颠簸导致货物移位、车辆重心偏移。冬季防御性驾驶针对此类路段,提供 “轮胎保护 + 减震适配” 的实操指南。
行驶前,驾驶员需重点检查轮胎状态:确保轮胎气压符合冬季载重标准(比夏季低 0.2 - 0.3bar,增强轮胎与路面的贴合度),轮胎花纹深度不低于 3.2 毫米,若花纹内夹杂碎石,需及时清理,避免行驶中碎石刺穿轮胎。同时,检查车辆减震系统,确保减震器无漏油、弹簧无断裂,提升车辆对坑洼路面的适应性。
行驶过程中,需保持 “低速匀速” 行驶,车速控制在每小时 5 - 7 公里,避免高速通过碎石或坑洼路段导致轮胎受到剧烈冲击。遇到较大坑洼时,需提前观察坑洼深度与结冰情况,若坑洼内结冰且深度超过 10 厘米,需选择绕行;若无法绕行,需缓慢驶入坑洼,避免猛打方向或紧急制动,防止轮胎卡在坑洼内或因惯性导致车辆倾斜。此外,行驶中需尽量避开路面碎石密集区域,选择碎石较少、路面相对平整的路线,若无法避开,需保持方向盘稳定,减少轮胎与碎石的摩擦次数,降低爆胎风险。
四、矿区交叉路口:强化观察与信号传递,规避人车混行风险
矿山崎岖山路的交叉路口多连接采矿区、选矿厂、生活区,存在 “人车混行、工程车辆多” 的特点,冬季低温会导致驾驶员反应速度变慢,且路口易因积雪结冰出现视线遮挡,车辆与行人、工程车辆碰撞的风险较高。冬季防御性驾驶针对交叉路口,提供 “全面观察 + 信号协同” 的实操指南。
接近交叉路口前 30 - 50 米,驾驶员需提前降低车速至每小时 3 - 5 公里,同时开启近光灯(即使白天也需开启,提升车辆辨识度),观察路口两侧是否有行人、摩托车或小型工程车辆(如装载机、挖掘机)。若路口有遮挡物(如矿堆、树木),需减速鸣笛,鸣笛次数不少于 3 次,每次鸣笛时长 1 - 2 秒,提醒盲区人员与车辆注意。
通过路口时,需遵循 “一慢、二看、三通过” 原则:首先停车观察路口两侧路况,确认无行人、车辆通行后,再缓慢通过;若发现有行人或小型车辆横穿路口,需停车等待,待其完全通过后再继续行驶,切勿抢行。同时,需与路口内的工程车辆保持安全距离,矿山工程车辆体型大、转弯半径大,驾驶员需预判其转弯轨迹,避免在工程车辆转弯时近距离跟随,防止被工程车辆剐蹭或碾压。此外,通过路口后需缓慢加速,避免因突然提速导致车辆在结冰路面打滑。
五、雾天与夜间行车:优化视线与灯光使用,规避视距不足风险
冬季矿山山路的雾天多集中在清晨与傍晚,雾气会使视距缩短至 5 - 10 米,夜间低温则会导致路面结冰更加严重,且矿区照明设施有限,驾驶员易因视线不足无法及时发现路况风险。冬季防御性驾驶针对雾天与夜间行车,提供 “视线优化 + 灯光管控” 的实操指南。
雾天行车时,驾驶员需开启车辆雾灯、示廓灯、危险报警闪光灯,避免开启远光灯 —— 远光灯会使雾气反射,进一步阻碍视线。同时,需保持车窗清洁,若车窗玻璃起雾,需开启空调除雾功能,调节出风口至前挡风玻璃,确保视线清晰。行驶过程中,需紧盯前方车辆的尾灯,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若雾天视距不足 5 米,需选择安全区域停车等待,待雾气消散后再继续行驶,切勿在雾天强行行车。
夜间行车时,需合理使用灯光:在无照明路段开启远光灯,照亮路面障碍物;遇到对向车辆时,需提前 150 米切换为近光灯,避免远光灯对向驾驶员视线造成干扰;通过弯道时,需交替使用近光灯与远光灯,提醒对向车辆注意。同时,需注意观察路面反光情况,若发现路面有白色反光,需判断为结冰路面,立即降低车速;若发现路面有黑影,需减速确认是否为碎石、坑洼或行人,避免因夜间视线不足导致事故。此外,夜间行车需避免长时间连续行驶,每 2 小时停车休息 1 次,检查车辆灯光与制动系统状态,确保行车安全。

FAQs
问题 1:矿山运输车辆冬季在崎岖山路行驶时,采用冬季防御性驾驶的 “陡坡分层控速” 技巧,如何根据车辆载重情况调整车速与制动方式,确保爬坡与下坡过程中的安全?
矿山运输车辆冬季在崎岖山路陡坡行驶时,需根据载重(空载、半载、满载)的不同,灵活调整 “陡坡分层控速” 的参数与制动方式,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类情况。对于空载车辆(载重低于额定载重的 30%),因车辆自身重量轻,路面附着力不足时更易出现打滑,上坡时需将车速控制在每小时 6 - 8 公里,挂入低速挡(如重卡的 2 挡或 3 挡),轻踩油门保持匀速爬坡,避免猛踩油门导致车轮空转;若遇到路面结冰,需在车轮上安装防滑链,进一步提升抓地力。下坡时,空载车辆惯性较小,可开启发动机缓速器,结合轻踩点刹控制车速,车速不超过每小时 8 公里,制动间隔保持在 3 - 5 秒,避免频繁制动导致制动过热。
对于半载车辆(载重为额定载重的 30% - 70%),上坡时需将车速控制在每小时 5 - 6 公里,挂入低速挡(如重卡的 1 挡或 2 挡),油门踩踏力度需比空载时稍大,但仍需保持稳定,防止动力骤增引发侧滑;若爬坡过程中出现动力不足,需立即停车,检查路面是否有结冰或碎石,清理后再重新起步。下坡时,半载车辆惯性适中,需同时开启发动机缓速器与液力缓速器,车速控制在每小时 6 - 7 公里,制动时采用 “点刹 + 缓速器结合” 的方式,每踩一次制动踏板后,需间隔 2 - 3 秒再踩下,避免制动系统过热失效。
对于满载车辆(载重高于额定载重的 70%),因惯性大、制动距离长,上坡时需将车速控制在每小时 3 - 5 公里,挂入最低速挡(如重卡的 1 挡或低速四驱模式),油门需缓慢踩踏,确保动力平稳输出,若车辆出现后溜迹象,需立即踩下制动踏板停车,垫好三角木防止车辆继续后溜,待确认路面安全后再重新起步。下坡时,满载车辆需将车速控制在每小时 3 - 5 公里,优先使用液力缓速器,配合轻踩点刹,制动间隔延长至 5 - 8 秒,同时需时刻观察制动系统温度(通过车载仪表盘查看),若温度超过正常范围(通常为 80 - 100℃),需立即停车冷却,避免制动失效。通过根据载重调整车速与制动方式,可确保不同载重状态下矿山运输车辆在陡坡路段的行车安全。
问题 2:矿山崎岖山路的急弯多存在视线盲区,冬季冰雪天气下,冬季防御性驾驶的 “急弯轨迹控制” 技巧,如何帮助驾驶员应对盲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对向车辆占道、行人横穿),避免碰撞事故?
冬季冰雪天气下,矿山崎岖山路急弯的视线盲区易隐藏对向车辆占道、行人横穿等突发情况,冬季防御性驾驶的 “急弯轨迹控制” 技巧通过 “预判 - 控轨 - 应急” 的三级应对机制,帮助驾驶员有效规避碰撞风险。首先,在预判阶段,驾驶员需在进入弯道前 50 - 100 米,通过观察弯道外侧的山体形态、树木分布,判断盲区范围大小 —— 若弯道外侧有高大山体遮挡,盲区范围较大,需进一步降低车速至每小时 3 - 4 公里,同时鸣笛示意(每次鸣笛 1 - 2 秒,间隔 1 秒重复鸣笛,共鸣笛 3 - 4 次),提醒盲区可能存在的车辆与行人。若发现弯道内侧有积雪或碎石堆积,需提前预判车辆转弯轨迹会受到影响,规划好 “外 - 内 - 外” 轨迹的调整幅度,预留更多避让空间。
在轨迹控制阶段,驾驶员需严格遵循 “外 - 内 - 外” 的轨迹原则,入弯前靠道路外侧行驶,扩大转弯半径,避免车辆过早进入盲区;入弯后缓慢转动方向盘,转向角度需比干燥路面时小 10° - 15°,防止因路面结冰导致车辆甩尾,同时通过车窗观察弯道内侧情况,若发现盲区有行人或小型车辆,需立即轻踩制动减速,保持方向盘稳定,避免急打方向。出弯时逐渐向道路外侧回正方向,确保车辆平稳驶出弯道,同时观察后视镜,确认对向车辆是否已完全通过弯道,避免因对向车辆占道导致碰撞。
在应急处置阶段,若遇到对向车辆突然占道(如对向车辆在弯道内打滑侵占本车道),驾驶员需立即轻踩制动,同时小幅调整方向盘向道路外侧避让,避让幅度不超过车道宽度的 1/3,避免因过度避让导致车辆驶出路面或碰撞山体;若遇到行人横穿弯道,需立即踩下制动踏板停车,切勿在制动的同时急打方向,防止车辆在结冰路面侧滑。通过 “预判 - 控轨 - 应急” 的三级机制,“急弯轨迹控制” 技巧可帮助驾驶员在冰雪天气的急弯盲区中,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最大限度降低碰撞风险。
问题 3:冬季矿山崎岖山路的碎石与坑洼路段易因冰雪覆盖导致轮胎受损,冬季防御性驾驶的 “轮胎保护” 技巧,如何结合矿区碎石与坑洼的特点,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并避免爆胎事故?
冬季矿山崎岖山路的碎石与坑洼路段,因冰雪覆盖会使碎石锋利边缘更易刺穿轮胎、坑洼内结冰会加剧轮胎冲击,冬季防御性驾驶的 “轮胎保护” 技巧通过 “赛前检查 - 行驶规避 - 应急处理” 的全流程措施,结合矿区路段特点保护轮胎,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操作。首先,在 “赛前检查” 阶段,需针对矿区碎石与坑洼的特点强化轮胎检查:检查轮胎花纹深度,矿山运输车辆冬季花纹深度需不低于 4 毫米(比普通公路车辆要求更高),确保花纹能有效嵌入冰雪与碎石间隙,提升抓地力;检查轮胎侧壁是否有划痕、鼓包,矿区碎石易刮擦轮胎侧壁,若发现侧壁破损需立即更换轮胎,避免行驶中爆胎;检查轮胎气压,根据冬季矿区低温环境(通常在 - 5℃至 - 15℃),将轮胎气压调整为额定气压的 0.8 - 0.9 倍(如额定气压为 8bar,冬季调整为 6.4 - 7.2bar),增强轮胎与路面的贴合度,减少碎石对轮胎的局部冲击。
在 “行驶规避” 阶段,需结合矿区碎石与坑洼的分布特点调整行驶方式:矿山山路的碎石多集中在道路两侧(因重型车辆长期碾压导致碎石向两侧堆积),行驶时需尽量靠道路中间行驶,避开两侧碎石密集区域;遇到碎石堆积厚度超过 5 厘米的路段,需降低车速至每小时 3 - 5 公里,缓慢碾压碎石,避免高速通过导致碎石刺穿轮胎;对于坑洼路段,需提前观察坑洼深度与结冰情况,若坑洼内结冰且深度超过 10 厘米,需选择绕行(矿区山路多有临时便道),若无法绕行,需让车轮缓慢驶入坑洼,避免轮胎侧面与坑洼边缘剧烈摩擦,同时保持方向盘稳定,防止轮胎卡在坑洼内。此外,行驶中需避免频繁变道,减少轮胎与碎石的摩擦次数,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在 “应急处理” 阶段,若行驶中发现轮胎被碎石刺穿(表现为胎压快速下降、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需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缓慢驶向道路右侧安全区域(避开碎石与坑洼)停车,切勿在行驶中急打方向或紧急制动,防止轮胎突然爆胎导致车辆失控;停车后检查轮胎破损情况,若破损较小(直径小于 5 毫米),可使用矿区专用轮胎修补工具(如快速补胎胶条)临时修补,若破损较大需更换备用轮胎(备用轮胎需提前检查气压与花纹状态,确保符合冬季矿区行驶要求);更换轮胎后,需低速行驶一段距离(约 1 - 2 公里),检查轮胎安装是否牢固,确认无异常后再恢复正常行驶速度。通过这三方面措施,可有效保护轮胎,避免爆胎事故,同时延长轮胎在矿区冬季路况下的使用寿命。
同类文章排行
- 聚焦矿山运输行业:冬季防御性驾驶为崎岖山路行车提供哪些全场景风险规避实操指南
- 工程建设冬季行车全攻略:低温启动、复杂路况与防御性驾驶
- 聚焦物流运输行业:冬季驾驶员安全培训如何助力驾驶员在冰雪混合路况下提升应急处置精准度
- 为企业通勤班车驾驶员实施驾驶员车辆安全教育培训,协助从业人员熟悉班车日常安全维护及驾驶规范
- 针对旅游景区观光车驾驶员组织驾驶员车辆安全教育培训,帮助其掌握景区车辆日常安全运营要点
- 物流货运车队司机长途运输车辆安全管理培训补充内容
- 公路客运企业驾驶员组织驾驶员车辆安全教育培训,帮助从业人员熟悉车辆故障应急处理安全规范
- 企业公务用车驾驶员个性化安全学习方案核心设计思路
- 旅游大巴驾驶员推荐优质驾驶员安全学习渠道,帮助其获取不同旅游路线的安全驾驶技巧
- 物流快递行业配送员电动三轮车安全驾驶专属学习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