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系统课程让教育机构教职工了解学生上下学期间的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文章出处:深圳市赛为安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08-06

教育机构学生上下学期间的交通安全,需要教职工发挥 “安全守护者” 的关键作用。这一阶段涉及校门口接送、校车乘坐、周边道路行走等多个场景,教职工不仅要引导学生规避风险,还要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通过系统课程让教职工全面了解相关注意事项,需围绕 “场景预判 - 行为引导 - 应急处置” 构建知识体系,确保教职工既能精准把控每个环节的安全要点,又能将规范转化为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动。

赛为安全 (19).jpg

场景化安全要点的系统梳理是课程的基础。学生上下学的场景看似单一,实则包含多个风险交织的环节,课程需先建立 “时空风险图谱”。从时间维度看,要明确 “三个关键时段” 的注意事项:上学前 30 分钟(校门口开始聚集学生,需关注是否有学生在马路边追逐打闹)、放学前 15 分钟(家长车辆集中到达,需引导车辆有序停靠)、校车发车后 10 分钟(需确认学生是否全部坐稳、安全带是否系好)。从空间维度看,要划分 “四类风险区域”:校门口半径 50 米范围(易发生车辆与行人混行)、校车上下车点(需警惕学生突然横穿马路)、周边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可能存在逆行的自行车或电动车)、校园内连接校门的通道(需防止学生奔跑引发碰撞)。课程中可通过实景照片标注风险点,例如在校门口照片上用红色圆圈标出 “无红绿灯的斑马线”“视线受阻的转角” 等,让教职工直观识别潜在危险。


教职工职责与引导技巧的细化是课程的核心。教职工在交通安全中的角色并非简单的 “看管者”,而是 “秩序维护者” 和 “行为示范者”,课程需明确不同场景下的具体职责。在校门口接送场景中,要掌握 “三引导两制止” 技巧:引导学生走指定通道(如设置的安全护栏内侧)、引导家长车辆在黄线外停靠(即停即走,不超过 3 分钟)、引导学生与家长快速完成交接(避免在校门口聚集);制止学生在校门口购买零食(防止因分心进入机动车道)、制止家长使用电动车载人时让学生站立(存在跌落风险)。在护送学生过马路时,要训练 “手势信号 + 口头指令” 的协同方式:举起右手掌心向前示意车辆停车,同时大声指令 “左看、右看、再左看,确认安全再通行”,并确保所有学生都进入视线范围后再移动,避免因个别学生掉队引发危险。对于乘坐校车的情况,教职工需掌握 “上车 - 行驶 - 下车” 全流程的检查要点,例如上车时核对人数并检查是否有学生携带尖锐物品(如未收起的雨伞),行驶中每 15 分钟提醒一次 “坐稳扶好”,下车前确认学生是否拿齐随身物品(防止因返回取物横穿马路)。

赛为安全 (37).jpg

学生行为特点与风险预判的关联教学不可或缺。学生尤其是低龄儿童的行为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课程需帮助教职工理解 “儿童交通行为规律”,从而提前预判风险。例如,7-12 岁学生的视觉范围较成人窄 30%,难以同时关注左右两侧来车,教职工在引导过马路时需格外注意 “扭头观察” 的动作是否到位;低年级学生对车辆速度的判断能力不足,常认为 “自己跑快点就能躲过汽车”,因此在车辆临近时必须坚决制止学生奔跑,采用 “集体慢行” 的方式通过。课程中可引入 “儿童视角模拟”,让教职工通过降低视线高度(如蹲姿观察校门口)体会学生的视线盲区,理解 “为什么学生看不到转弯的车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同时,要教授 “行为观察法”,例如发现学生眼神游离、脚步加快时,需预判其可能突然冲向马路,提前上前进行引导。


应急处置流程与沟通技巧的培训是课程的必要补充。即使做好预防,也可能出现突发状况(如学生突然闯入机动车道、校车临时故障等),课程需让教职工掌握规范的应对流程。遇到学生进入机动车道的紧急情况,要遵循 “先制止再疏导” 原则:立即大声呼喊 “停住” 并快速上前(但不奔跑,避免引发学生恐慌),将学生拉回安全区域后,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说明危险(如 “汽车刹车需要时间,跑过去会被撞到”),而非单纯批评。遇到校车故障导致学生滞留的情况,要执行 “四步预案”:安抚学生情绪(避免恐慌引发混乱)、联系学校调度车辆(同时说明准确位置和人数)、在车辆后方 50 米处放置警示标志(如反光背心、书包等)、组织学生在安全地带等候(远离车道,站在护栏内侧或树荫下)。课程中需模拟这些场景进行演练,让教职工熟悉从 “发现问题” 到 “解决问题” 的每个步骤,避免因慌乱导致处置不当。


课程实施的互动性与实用性设计是提升效果的关键。单纯的理论讲解难以让教职工掌握实操技巧,课程需采用 “案例研讨 + 角色扮演” 的模式。在案例研讨环节,分析真实发生的校园周边交通事故(如学生在校门口被转弯车辆撞倒),引导教职工讨论 “哪些环节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事故”,例如 “是否提前清理了校门口的障碍物”“引导时是否关注了所有学生”。在角色扮演环节,让教职工分别扮演 “引导老师”“过马路的学生”“开车的家长”,模拟 “学生突然冲出”“家长未减速” 等场景,训练应对话术和动作,例如当 “学生” 突然跑向马路时,“引导老师” 需做出 “快速上前拦截” 的动作并说出 “危险,停下!”。此外,课程需配套 “安全检查清单”,教职工可在每日上岗前对照检查,例如 “校门口的安全护栏是否完好”“校车的逃生锤是否在指定位置” 等,将规范转化为日常工作的习惯动作。


通过这样的系统课程,教育机构教职工能从 “知道安全重要” 转变为 “知道如何保障安全”,将交通安全注意事项融入每个工作细节,为学生上下学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400-902-2878400-902-2878
企业邮箱mail@safewaychina.com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