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运输驾驶安全培训:特殊物资运输的应急处理规范

文章出处:深圳市赛为安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07-28

危险品运输领域,不同类型的特殊物资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这直接决定了其应急处理的方式方法。了解这些基本特性是做好应急处理的前提。

爆炸品是一类极具危险性的物资,它们对撞击、摩擦、高温等外界刺激极为敏感,一旦受到激发,就可能发生剧烈爆炸,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高温火焰,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在运输过程中,若发现爆炸品包装出现破损、泄漏等情况,驾驶员应立即停车,将车辆驶至远离人群、建筑物、火源的空旷地带,设置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靠近。此时绝不能进行任何可能产生火花的操作,如使用明火照明、敲击金属等,同时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等待专业人员前来处理。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同样不容忽视。这类物资通常被盛装在高压容器中,当容器受到高温、撞击等影响时,可能会发生破裂,导致气体泄漏。不同的气体性质各异,如氧气属于助燃气体,泄漏后会加剧火灾的燃烧;而氨气则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泄漏后会对人体呼吸道造成严重伤害。若发现气体泄漏,驾驶员应迅速判断泄漏气体的种类,根据其性质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助燃气体泄漏,要立即熄灭周围所有火源,避免发生燃烧或爆炸;对于有毒气体泄漏,驾驶员应首先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好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再进行相关操作,同时引导周围人员逆风撤离至安全区域,并及时报警。

易燃液体具有易挥发、易燃烧的特点,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运输过程中,若出现易燃液体泄漏,驾驶员应立即停车,关闭车辆发动机,切断一切火源。对于泄漏的液体,要根据其性质采用合适的吸附材料进行吸收,如使用沙土吸收汽油、柴油等。切勿用水直接冲洗,以免造成液体扩散,扩大危险范围。处理完毕后,要对污染区域进行彻底清理,并将用过的吸附材料按照危险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置。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它们在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可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甚至引发燃烧或爆炸。这类物资在运输过程中,若发生泄漏,驾驶员应避免其与可燃物质、还原剂等接触。对于泄漏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要小心收集,避免散落。收集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佩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防止皮肤直接接触。收集后的物资要妥善存放,等待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它们可能通过呼吸道、皮肤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导致中毒或感染疾病。若在运输途中发生泄漏,驾驶员必须做好严密的个人防护,穿戴好防护服、防毒面具等。对于泄漏的物资,要使用专用的工具和容器进行收集,避免其扩散到土壤、水源中。同时,要对污染区域进行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处理完成后,驾驶员要对自身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并将污染的防护用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腐蚀品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够腐蚀金属、破坏有机体。运输过程中,若腐蚀品发生泄漏,驾驶员应根据其酸碱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酸性腐蚀品泄漏,可使用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对于碱性腐蚀品泄漏,则可使用酸性物质进行中和。在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耐腐蚀的防护装备,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泄漏物。中和后的废液要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防御性驾驶 (5).jpg

运输途中常见应急状况及应对措施

运输途中,车辆故障是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之一,而对于危险品运输车辆来说,故障处理更需谨慎。若车辆发生爆胎,驾驶员要保持冷静,双手紧握方向盘,避免急打方向,缓慢减速,将车辆平稳停靠在安全地带。停车后,要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辆后方规定距离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注意。更换备胎时,要确保周围无火源、无明火,对于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更换过程中要避免产生静电,可采取接地等措施。更换完毕后,要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其他问题后再继续行驶。

当车辆发动机出现故障,如熄火无法启动时,驾驶员应将车辆停靠在安全位置,做好安全警示措施。对于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车辆,切勿自行拆卸发动机,以免引发危险。应立即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并向当地相关部门报告车辆所处位置和所载危险品的种类,等待专业人员前来处理。在等待过程中,驾驶员要坚守岗位,密切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防止发生意外。

交通事故是危险品运输中较为严重的应急状况。一旦发生碰撞、追尾等交通事故,驾驶员应首先检查有无人员受伤,若有人员受伤,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同时,要查看车辆所载危险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泄漏迹象。若未发生泄漏,要保护好事故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并及时向交警部门和运输单位报告。若发生危险品泄漏,要按照前面所述的不同危险品类型的应急处理方法进行初步处理,同时引导周围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

运输途中遭遇恶劣天气也是常见的情况,不同的恶劣天气对应着不同的应对策略。在暴雨天气中,能见度低,路面湿滑,车辆容易打滑。驾驶员应降低车速,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尽量避开积水路段,若无法避开,要确认积水深度在车辆安全通过范围内方可缓慢通过。若车辆在积水中熄火,切勿再次启动发动机,以免损坏车辆,应及时联系救援人员。

大雾天气会严重影响能见度,驾驶员要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车距。在视线极差的情况下,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等待,待大雾散去或能见度好转后再继续行驶,切勿冒险前行。停车时要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辆后方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大风天气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尤其是大型货车影响较大,容易导致车辆侧翻。驾驶员要握紧方向盘,保持车辆稳定行驶,避免在空旷地带、桥梁、隧道口等风力较大的地方停留。遇有强风时,应将车辆停靠在避风处,待风力减弱后再继续行驶。同时,要检查车辆所载危险品的固定情况,防止因风力过大导致物资掉落。

高温天气下,危险品容易因温度升高而发生变质、挥发甚至爆炸。驾驶员要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运输,选择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行驶。在运输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车辆的冷却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防止发动机过热。对于怕热的危险品,如某些易燃液体、氧化剂等,要采取遮阳、降温等措施,如使用遮阳篷、喷水降温等,确保物资处于安全的温度范围内。

防御性驾驶 (11).jpg

应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应急设备是危险品运输过程中保障安全的重要工具,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并做好日常维护至关重要。灭火器是必不可少的应急设备之一,不同类型的灭火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火灾。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气体、电气设备等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驾驶员要熟悉所配备灭火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是否正常,确保其处于有效状态。在使用灭火器时,要站在上风向,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直至火焰熄灭。

防护用品对于驾驶员的自身安全保护起着关键作用。防毒面具能有效防止驾驶员吸入有毒气体,在使用前要检查面具的密封性和滤毒罐的有效性,确保其能正常发挥作用。防护服要选择具有相应防护性能的材质,如防腐蚀、防火等,定期检查防护服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要及时更换。护目镜能保护驾驶员的眼睛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使用前要检查镜片是否清晰、无破损。

警示标志在应急处理中用于警示过往车辆和人员,防止意外发生。危险品运输车辆应配备足够数量的警示标志,如警示灯、警示旗、三角警示牌等。要定期检查警示标志的完好性和清晰度,确保其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也能清晰可见。在设置警示标志时,要按照相关规定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如车辆后方一定距离处,以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

通信设备是驾驶员在应急情况下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工具,如对讲机、手机等。要确保通信设备电量充足,信号良好,定期进行检查和充电。在运输途中,要保持通信设备畅通,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及时与运输单位、救援部门取得联系,报告相关情况。

防御性驾驶培训 (25).jpg

FAQs

问:运输途中发现危险品泄漏,且自身没有专业防护装备时,应该怎么做?

答:当运输途中发现危险品泄漏且自身没有专业防护装备时,驾驶员首先要保持冷静,切勿慌乱。应立即将车辆驶至远离人群、建筑物、火源及水源的空旷地带,尽量选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的位置,避免泄漏物扩散到敏感区域。停车后,迅速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辆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警示半径应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和泄漏量适当扩大,一般至少在 50 米以上,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靠近。

接下来,驾驶员要尽快撤离至安全区域,撤离时应选择逆风方向,避免吸入泄漏物产生的有毒气体或接触到泄漏的危险物质。到达安全地带后,立即拨打当地公安、消防、环保等相关部门的电话,准确报告事故地点、泄漏危险品的名称、数量、包装情况以及泄漏程度等信息,以便专业救援人员携带合适的防护装备和处理设备及时赶到现场。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驾驶员要时刻关注泄漏情况的变化,切勿返回车辆或泄漏区域,以免发生危险。同时,要保持通信畅通,随时准备配合救援人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专业防护装备的情况下,绝对不能尝试自行处理泄漏物,以免造成自身伤害或扩大事故后果。


问: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时,车辆突然发生火灾,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答: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时车辆突然发生火灾,情况极为危急,驾驶员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首先,要立即将车辆停靠在安全位置,尽量远离人群、建筑物、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避免火势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停车后,迅速关闭车辆发动机,切断电源,防止电路短路加剧火势。

然后,驾驶员要穿戴好车上配备的防火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火手套等,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尝试使用车载灭火器进行初期灭火。使用灭火器时,要针对火焰根部喷射,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被火焰灼伤。若火势较小且能够控制,灭火后要继续观察,防止复燃。

若火势较大,无法用车载灭火器扑灭,驾驶员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拨打 119 报警电话,清晰准确地报告火灾发生的地点、车辆所载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种类、数量以及火势情况等信息。同时,向周围人员发出警示,引导他们远离火灾现场,防止发生爆炸等意外造成人员伤亡。

在等待消防救援人员到来的过程中,驾驶员要坚守在安全距离外,向消防人员指明危险品的具体位置和特性,以便他们采取针对性的灭火措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某些易燃易爆危险品,如遇水会发生反应的物质,要及时告知消防人员,避免使用错误的灭火方法,导致火势扩大或引发爆炸。

防御性驾驶 (8).jpg

问:运输有毒性危险品时,驾驶员不慎接触到泄漏物,应如何进行应急处理?

答:运输有毒性危险品时,驾驶员不慎接触到泄漏物,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减少有毒物质对身体的伤害。首先,要迅速脱离接触环境,尽快到达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继续吸入有毒气体或接触更多的泄漏物。

如果是皮肤接触到有毒泄漏物,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冲洗时间至少在 15 分钟以上,确保将皮肤上的有毒物质彻底冲洗干净。对于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有毒物质,冲洗后还需根据其性质使用相应的中和剂进行处理,如酸性有毒物质可用弱碱性溶液冲洗,碱性有毒物质可用弱酸性溶液冲洗,但要注意避免使用强腐蚀性的中和剂,以免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若有毒物质接触到眼睛,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持续冲洗眼睛,冲洗时要转动眼球,确保眼睛的各个部位都能被冲洗到,冲洗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冲洗后,不要用手揉眼睛,以免加重伤害,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如果不慎吸入有毒气体或蒸气,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采取半卧位休息,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若症状较为严重,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的救援。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要向医护人员说明接触的有毒物质种类,以便他们做好相应的救治准备。

处理完毕后,驾驶员要及时将接触有毒物质的情况报告给运输单位和相关部门,并按照要求进行后续的健康检查和治疗,确保身体没有受到长期损害。


问:在山区道路运输危险品时,遇到山体滑坡、道路堵塞等情况,应如何应对?

答:在山区道路运输危险品时遇到山体滑坡、道路堵塞等情况,驾驶员要保持冷静,谨慎应对。首先,要立即将车辆停靠在安全、坚实的位置,远离滑坡区域和可能发生二次滑坡的地带,如陡坡、危岩下方等,同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辆后方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停车后,驾驶员要下车观察周围环境,评估滑坡的规模和可能带来的危险,判断是否有继续停留的必要。若滑坡情况较为稳定,道路堵塞暂时无法通行,驾驶员应及时向运输单位和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报告情况,说明车辆所处位置、所载危险品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道路堵塞情况,听从相关部门的指示和安排。

若滑坡仍在继续,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危险,驾驶员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地带,撤离时要携带好重要的证件和应急通讯设备,选择安全的路线,避免穿越滑坡区域。到达安全区域后,再次向相关部门报告撤离情况和车辆的大致位置,以便后续的救援和处理工作。

在等待道路疏通的过程中,驾驶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山体情况,防止因暴雨、大风等天气因素引发新的滑坡或其他危险。同时,要妥善保管好车辆和所载危险品,防止发生被盗、被抢等情况。若长时间无法通行,要根据运输单位的安排,配合做好危险品的转运或其他处理工作,确保危险品的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在山区道路遇到此类情况时,切勿冒险尝试穿越滑坡区域或自行清理堵塞道路,以免发生意外。要始终将人员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指导进行操作。


问: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无法移动时,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答: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无法移动时,驾驶员要迅速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确保安全。首先,要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辆后方 150 米以外设置警示标志(若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警示标志的设置距离应适当延长),以警示过往车辆提前减速避让,防止发生追尾等二次事故。

然后,驾驶员要迅速组织车内人员撤离至高速公路护栏外侧的安全地带,远离故障车辆和行车道,避免停留在车辆周围或应急车道内。撤离后,要清点人数,确保所有人员都已到达安全区域。

接下来,驾驶员要立即拨打高速公路救援电话和当地交警部门的电话,准确报告车辆所处的位置(如高速公路名称、公里数、行驶方向等)、车辆所载危险品的种类和数量、故障情况以及人员撤离情况等信息,请求专业救援人员前来处理。同时,要将情况报告给运输单位,听从单位的进一步指示。

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过程中,驾驶员要在安全地带密切关注故障车辆和周围交通状况,防止其他车辆碰撞故障车辆引发危险。若发现有车辆即将碰撞故障车辆,要及时发出警示信号,提醒其避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高速公路上处理危险品车辆故障时,绝对不能在行车道内进行维修作业,也不能让无关人员靠近故障车辆。对于所载危险品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性质的车辆,要严禁明火,防止引发火灾、爆炸或中毒等事故。待救援人员到达后,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确保救援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400-902-2878400-902-2878
企业邮箱mail@safewaychina.com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