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心理情绪的产生与控制
发表时间:2018-04-20
怒哀乐是人们常见的心理情绪反映,汽车驾驶员也是如此,他们因受生活中某些事件的刺激、牵动,从而产生各种各样、形式不同的愉快、兴奋、悲伤、恐惧等情绪状态。如果驾驶员经常址于某种不稳定心理情绪的支配下驾驶车辆,就有可能妨碍驾驶操作的正常进行,严重时还会导致驾驶员不讲职业道德和不顾交通法规,甚至盲目蛮干,失去理智.最后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据有关资料显示,驾驶员的心理情绪波动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影响安全行车的心理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紧张 这是驾驶员经常产生的一种心理情绪特别是遇到第一次驾驶汽车或驾驶一辆新型汽车时,总感觉到驾驶操作好像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不仅新驾驶员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紧张情绪.就是老驾驶员也有紧张的时候。如某车队对部分驾驶员进行变换车辆后,规定了诸多条条框框,结果就连驾龄达l5年以上的驾驶员都感到有些紧张,导致驾驶动作失常,接连发生起步熄火、判断行车路线及关系出现失误等情况。
错觉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驾驶员在行车时,因视觉等感官判断失误而做出的错误决定。比如,明明行驶在上垃路时,却误认为是下坡,而下坡时又猛加油,以为是上坡路,有的驾驶员在倒车时,因扭头后看而把目标看小{有的在直线倒车时.却总感到车辆倒斜而错误地修正方向。此外,夜间在林荫树夹道的公路上行驶时,两旁树木反光会使驾驶员产生一种汽车在狭窄的通道里行驶的感觉。同时,若道路两旁树木变矮或消失后,驾驶员便错误地认为驶出“窄遒.这样很容易因为错觉而酿成事故。
麻痹 一些驾驶进口车辆或驾龄较长的驾驶员,在道路视线良好、路面没有复杂变通情况或从城市繁华地段驶出进入郊外高等级道路时,便把安全教育的内容抛置脑后,感到交通法规和检修是老生常谈.以至不能记取血的教训:特别是长途驾驶已接近目的地时,更易产生麻痹情绪,而此时也正是事故高发期。
急躁 驾驶员如果被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诸多任务或长时问行驶于拥挤的街道上时,再遇上塞车等因素,都容易产生急燥的情绪。有的表现出极不耐颊,有的又是按喇叭,又是骂骂咧咧驾驶员带有这种情绪行车,常常会使其失去理智,从而导致不尊重客观事实而强行超车或超速行驶,甚至开斗气车,致使不安全因素大增。
心理压力 驾驶员若在行车前因工作上或生活中受到某些伤害、损失、刺激以及与别人发生矛盾时,都会从内心深处表现出焦虑、忧柞或愤懑感。若带着这种心理压力驾驶车辆,就会因驾驶员情绪低落,从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能办下降,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是事故发生的重大隐患。
由上述原因可以看出,消极的心理情绪对安全行车极为有害,应引起驾驶员和车管人员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首先,要规范情绪、常言道,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客观环境(如气候、道路、任务、车况等,的影响和主观因素〔主要是情绪变化)的不同,都可能诱发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因此,车管领导要不失时机地向驾驶员讲述所处环境的特点,合理的安排工作。而驾驶员本身也要了解心理情绪变化的危险性,并及时消除隐患。使心理状态变成“方圆”后,轻松驾车上路:
其次,要加强控制。驾驶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对调节心理情绪常常起着关键性作用。当发现驾驶员理智下降,消极情绪抬头时,单位领导及车管人员应当机立断,给予黄牌警告,局国的同行也应及时监督、毒i止和劝解。当感觉心理压力特别严重时,驾驶员应向领导讲清原因,情况特殊时可拒绝出车,以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第三,驾驶员只要一上车,就要始终如一地集中精力,要把无情况当做有情况来对待,把简单的情况想复杂一些。特别是完成运输任务返回快到家时,更应防止麻痹思想的产生。
第四,通过对比来治本。人的个性、气质、志趣等心理特征各有不同,而人的觉悟是情绪变化的根基,但典型的影响却是共性的。因此在预防变通事故中,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努力提高驾驶员的思想觉悟和素质,经常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安全教育,及时总结行车中的经验教训,益于扬优击劣,从而使驾驶员感到警钟长鸣,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解决心理情绪问题的治本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