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安全防御性驾驶培训怎样强化客流高峰与道路结冰双重防护

文章出处:深圳市赛为安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11-19

一、冬季防御性驾驶 “客流高峰 + 道路结冰” 双重风险的精准预判培训

首先需帮助驾驶员建立 “双风险叠加” 的预判思维,从环境、人员、车辆三个维度识别潜在隐患,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1. 双重风险场景的特征识别

指导驾驶员通过 “三观察” 锁定双重风险信号:

环境观察:关注气温与客流时段的叠加关系(如早高峰 7:00-9:00 气温低于 0℃,易形成 “客流密集 + 路面结冰” 场景),重点识别结冰高频路段(桥梁、隧道出入口、背阴路段)与客流密集区域(公交站台、商圈路口、学校周边)的交汇点,例如 “公交站台紧邻桥梁下坡路段,早高峰时乘客聚集且桥面结冰,易发生车辆打滑碰撞人群”;

人员观察:预判客流高峰时的人员行为特点,如乘客赶时间横穿马路、携带大件行李在路口滞留、老人儿童因路面湿滑行走缓慢,尤其在结冰路面,人员摔倒后易卷入车流,需提前 50 米减速观察;

车辆观察:留意周边车辆的行驶状态,如其他车辆出现 “蛇形” 行驶、频繁点刹(结冰路面特征),同时车道内车辆排队长度超过 500 米(客流高峰特征),需预判前方可能存在 “结冰路段 + 客流拥堵” 的双重阻滞,提前规划备选路线。

可通过冬季实景视频(如早高峰公交站台周边结冰路面的通行场景),让驾驶员标注双重风险点,再结合 “风险等级评估表”(如 “公交站台 + 桥梁路段” 为一级风险,“普通路口 + 结冰路面” 为二级风险),强化场景识别能力。

2. 动态风险的实时调整

培训驾驶员根据实时变化更新风险预判:

若降雪后突然放晴,需警惕 “融雪再冻结”(白天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夜间降温结冰),此时晚高峰(17:00-19:00)易出现 “路面结冰 + 下班客流” 叠加;

遇突发客流(如商圈促销活动结束),需临时调整路线,避开 “结冰路段 + 人员聚集区”,例如原本途经结冰桥梁的路线,可绕行地面道路,虽增加 5 分钟车程,但降低碰撞风险;

通过车载导航的实时路况与结冰预警功能,每 10 分钟刷新一次信息,若发现前方 2 公里处 “结冰 + 客流拥堵”,立即开启双闪,提前减速至 20km/h 以下,同时通过车内广播提醒乘客扶稳坐好(客运车辆适用)。

可通过模拟导航场景,让驾驶员练习根据实时预警调整路线与车速,提升动态预判能力。

防御性驾驶168 (9).jpg

二、双重场景下的针对性防护技巧培训

结合冬季客流高峰与道路结冰的特点,从控速、控距、人员避让、车辆维护四个维度,强化实操防护技巧,确保通行安全。

1. 结冰路面的客流区域控速控距

针对 “结冰 + 客流” 场景,制定差异化的车速与车距标准:

控速技巧:在客流密集的结冰路段(如公交站台周边),车速需降至 10-15km/h,且采用 “点刹” 方式减速(避免急刹导致车辆打滑);通过路口时,即使绿灯亮起,也需 “缓起步”,观察 3 秒确认无行人横穿后再行驶,防止因结冰导致起步打滑碰撞人群;

控距技巧:与前车距离扩大至正常距离的 4 倍(干燥路面车距 = 车速 / 2,结冰路面车距 = 车速 ×2),例如车速 15km/h 时,车距需保持 30 米以上;与路边行人的横向距离不低于 2 米,避免因车辆打滑闯入人行道,尤其在客流高峰时,需预留足够 “避让缓冲空间”。

可在封闭场地搭建 “结冰公交站台场景”(铺设模拟结冰路面,安排人员模拟候车乘客),让驾驶员练习低速通过、点刹减速与横向距离控制,教练通过实时测速与距离测量,纠正不规范操作。

2. 客流高峰的结冰路面人员避让

培训驾驶员掌握 “预判 - 减速 - 避让” 的三阶避让法:

预判阶段:在接近客流区域前,提前观察人群走向,如发现乘客在结冰路面排队候车,需预判可能有人员突然迈出站台;若路口有行人等待过马路,即使红灯未结束,也需提前减速,防止行人因路面湿滑闯红灯后躲闪不及;

减速阶段:遇人员密集区域,采用 “渐进式减速”,先轻踩刹车(力度为正常制动的 1/3),让车辆缓慢降速,同时开启双闪提醒后方车辆;若发现人员摔倒,立即踩下制动(避免抱死),同时向反方向轻打方向盘,绕开摔倒人员;

避让阶段:在结冰路面避让行人时,禁止猛打方向,需小角度(不超过 15°)微调车道,例如行人在左侧车道边缘行走,可向右侧微调 30 厘米,保持横向安全距离后匀速通过,避免因方向调整过大导致车辆侧滑。

可通过角色扮演(安排人员模拟横穿马路、摔倒等场景),让驾驶员在模拟结冰路面上练习避让技巧,重点考核减速时机与方向控制精度。

3. 双重场景下的车辆专项维护

确保车辆在冬季客流高峰与结冰路面下的性能稳定,培训需强化 “出车前检查 - 行驶中监测 - 收车后维护” 的全流程维护技巧:

出车前检查:重点检查轮胎(更换雪地胎或安装防滑链,胎压保持 2.2-2.4bar,花纹深度不低于 3mm)、制动系统(检查制动液液位与冰点,确保低于当地最低气温 5℃以下)、暖风与除雾功能(开启空调 AC 键 + 前挡风除雾,防止客流高峰时车内人员呼出热气导致玻璃起雾);若为客运车辆,需额外检查乘客区扶手、防滑垫(在车门与过道铺设防滑垫,避免乘客因路面结冰带入的积水滑倒);

行驶中监测:每 20 分钟观察水温表与胎压监测(结冰路面胎压易降低,需实时补充至标准值),若发现制动踏板有 “弹脚” 感(ABS 系统启动),需适当降低车速,避免频繁触发 ABS 导致制动效率下降;

收车后维护:停放在避雪避风场地,若车辆沾有融雪剂(含盐分),需及时冲洗底盘与轮胎(防止腐蚀),同时拉起手刹并在车轮下方放置三角木(结冰路面手刹易冻结失效,三角木可防止溜车)。

可通过车辆实操检查,让驾驶员逐项排查轮胎、制动、除雾功能,考核维护操作的规范性与完整性。

防御性驾驶培训 (11).jpg

三、防御性驾驶双重场景下的应急处置强化培训

针对 “结冰路面 + 客流高峰” 的高频应急场景(车辆打滑、人员碰撞、客流滞留),制定标准化处置流程,通过模拟演练提升驾驶员的临场反应能力。

1. 结冰路面的车辆打滑应急处置

根据打滑类型(前轮打滑、后轮打滑)与客流场景,培训差异化处置方法:

前轮打滑(转向失控):若在客流密集的路口前轮打滑,需立即松开油门,轻踩刹车(力度不超过 1/2),同时向打滑方向轻打方向盘(如前轮向左滑,向左微调方向),待车辆恢复抓地力后,缓慢回正方向,避免因转向过度冲入人群;

后轮打滑(甩尾):若在公交站台周边后轮打滑,需保持双手紧握方向盘,向甩尾方向轻打方向(如后轮向右甩,向右打方向),同时缓慢降低车速,待车身回正后,停靠至路边安全区域,开启双闪并放置三角警示牌(在结冰路面需放置在车后 100 米处,比干燥路面增加 50 米);

处置后恢复:打滑控制后,需观察周边客流情况,若有乘客因车辆打滑受惊避让,需下车确认人员安全,必要时协助疏散,待客流恢复秩序后再继续行驶。

可通过驾驶模拟器模拟 “路口客流 + 前轮打滑”“公交站台 + 后轮打滑” 场景,让驾驶员练习方向与刹车的协同控制,要求在 15 秒内稳定车辆。

2. 人员碰撞的应急处置

针对结冰路面不慎碰撞行人的场景,培训 “急救 - 报警 - 疏散” 流程:

第一步:紧急停车保护:立即开启双闪,在车辆后方设置三角警示牌,若客流密集,安排同行人员(如乘务员)疏导周边人群,避免二次碰撞;

第二步:伤情判断与急救:轻抬伤者检查受伤部位,若为轻微擦伤,用车载急救包的碘伏消毒、纱布包扎;若怀疑骨折(如腿部变形),不得移动伤者,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同时拨打 120,清晰说明 “XX 路口(结冰路面 + 客流高峰),1 名行人被撞,疑似腿部骨折”;

第三步:信息留存与配合:拍摄现场照片(含车辆位置、伤者位置、路面结冰情况),记录目击者联系方式,待交警到达后,配合调查事故原因,同时联系车队负责人,说明情况并请求支援(如调派备用车辆疏散滞留乘客)。

可使用模拟人道具模拟 “行人被撞” 场景,让驾驶员练习急救操作与报警沟通,重点考核伤情判断准确性与信息传递完整性。

3. 客流滞留的应急疏导

针对 “结冰路面拥堵 + 客流滞留” 场景(如客运车辆因结冰堵车导致乘客滞留),培训 “安抚 - 协调 - 疏导” 流程:

乘客安抚:通过车内广播告知滞留原因(如 “前方桥梁结冰,正在缓慢通行,预计延迟 20 分钟”),提供热水与保暖物资(如备用毛毯),避免乘客因焦虑引发混乱;

路线协调:联系车队调度中心,询问备选路线(如是否有地面道路可绕行),若无法绕行,协调交警在结冰路段疏导交通,优先保障客运车辆通行;

人员疏导:若滞留时间超过 1 小时,且附近有地铁站、公交站,可组织乘客换乘(需安排专人引导,避免乘客在结冰路面独行),同时留存乘客联系方式,后续跟进行程安排(如退票、改签)。

可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乘客抱怨、催促场景),让驾驶员练习安抚话术与协调技巧,提升客流滞留时的应急疏导能力。


四、培训效果的强化与落地

场景化考核:设置 “冬季双重风险专项考核”,包含理论笔试(双重风险识别、防护标准)与实操考核(结冰客流区域控速、人员避让、应急处置),考核合格者颁发 “冬季双重防护认证”,未合格者需补考;

案例复盘:收集真实冬季 “客流 + 结冰” 事故案例(如 “早高峰公交站台车辆打滑碰撞行人”“客运车辆因结冰滞留导致乘客投诉”),通过案例拆解分析失误点(如未提前减速、应急处置延迟),让驾驶员吸取教训;

定期复训:每两周开展 1 次冬季专项复训,结合近期天气变化(如寒潮、降雪)更新培训内容,通过 “盲演测试”(随机触发双重风险场景,考核临场反应),确保驾驶员持续保持防护敏感度。



400-902-2878400-902-2878
企业邮箱mail@safewaychina.com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