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驾驶员安全教育:烈日下车辆保养与安全行车

文章出处:深圳市赛为安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08-15

夏季烈日炎炎,阳光的暴晒不仅会让车内温度飙升,还会对车辆的各个部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做好烈日下的车辆保养和掌握安全行车技巧,是每一位驾驶员在夏季必须重视的事情。

车辆的外观在烈日下首当其冲。长时间的阳光直射会加速车漆的老化、褪色,甚至出现龟裂。驾驶员可以给车辆贴上防晒车衣,尤其是在长时间停放时,能有效阻挡阳光对车漆的直接照射。另外,定期给车辆打蜡也是保护车漆的好方法,蜡层可以在车漆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紫外线对车漆的伤害,同时还能增加车漆的光泽度。对于车辆的玻璃,要检查是否有裂纹,烈日下玻璃受热不均,小的裂纹很可能会扩大,影响行车安全,若发现裂纹应及时更换。

防御性驾驶培训 (4).jpg

车内的内饰同样需要呵护。仪表盘、座椅、方向盘等部件在烈日下会变得滚烫,不仅影响使用体验,还会加速内饰的老化。可以在车内放置遮阳挡,在车辆停放时将其展开,能有效降低车内温度,减少阳光对内饰的直射。对于皮质座椅,可以定期涂抹专用的养护剂,防止因高温而出现干裂。车内不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如打火机、香水、碳酸饮料等,这些物品在烈日暴晒下很容易发生爆炸,引发危险。

车辆的油液系统在高温环境下也需要特别关注。机油在高温下粘度会降低,润滑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驾驶员要定期检查机油的液位和质量,按照车辆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机油,选择适合夏季使用的机油型号,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润滑。变速箱油也不容忽视,高温会导致变速箱油变质,影响变速箱的正常工作,要定期检查并更换变速箱油。此外,助力转向油、刹车油等也需要定期检查,确保其液位和性能正常。


冷却系统在烈日下的工作压力会大大增加。除了要检查冷却液的液位和状态,还要检查冷却水管是否有老化、破损的情况,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防止冷却液泄漏。冷却风扇的工作状态也很重要,要确保风扇能在发动机温度升高时及时启动,有效散热。可以定期清理散热器表面的灰尘和杂物,保证散热效果,避免发动机因散热不良而出现过热现象。

轮胎在烈日下的保养尤为关键。路面在阳光的暴晒下温度会急剧升高,轮胎与路面接触时会吸收大量热量,容易导致胎压升高。驾驶员要定期检查胎压,避免胎压过高或过低,胎压过高会增加爆胎的风险,胎压过低则会增加轮胎的磨损和油耗。可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检查胎压,此时的胎压更为准确。同时,要注意轮胎的磨损情况,若胎纹深度不足,应及时更换轮胎,以保证轮胎的抓地力,尤其是在雨天,能有效减少打滑的风险。

在烈日下行车,驾驶员还需要掌握一些安全行车技巧。起步前,先将车门打开通风,让车内的热气散发出去,避免一上车就因高温而感到不适。启动车辆后,不要立即打开空调至最低温度,应先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一段时间后再关闭车窗开空调,这样既能快速降低车内温度,又能减少空调的负荷。行车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烈日下视线可能会受到阳光的影响,适当加大车距能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

在阳光强烈时,驾驶员要正确使用遮阳板和太阳镜。遮阳板可以有效阻挡来自前方的阳光,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影响视线。选择合适的太阳镜也很重要,要选择质量合格、能有效阻挡紫外线的太阳镜,颜色不宜过深,以免影响对路况的判断。同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烈日下驾驶容易疲劳,每隔一段时间应停车休息,到阴凉处放松一下,补充水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夜间行车虽然避开了烈日,但经过一天的暴晒,车辆的一些部件可能仍处于高温状态,驾驶员同样不能掉以轻心。要检查车辆的灯光是否正常,确保夜间行车时照明良好。另外,夜间路面温度相对较低,轮胎的温度也会有所下降,要注意胎压的变化,避免因胎压异常而影响行车安全。

防御性驾驶培训 (23).jpg

FAQs

烈日下车辆长时间停放后,启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以保证行车安全?

烈日下车辆长时间停放后,启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行车安全。首先,不要立即启动车辆后就快速行驶。因为车辆在烈日下暴晒后,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处于高温状态,机油等油液可能还没有充分润滑到各个部件,此时快速行驶会加剧部件的磨损。正确的做法是启动车辆后,让发动机怠速运转 1-2 分钟,让油液充分循环,待发动机温度稍微下降后再缓慢行驶。其次,启动车辆后要检查车内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打开空调,查看制冷效果是否良好,若空调制冷效果不佳,可能是制冷剂因高温出现泄漏,也可能是空调滤芯堵塞,需要及时检查处理,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因车内温度过高而影响驾驶状态。同时,检查车辆的灯光、喇叭、刹车等是否正常工作,确保行车过程中的信号传递和制动安全。另外,要注意观察仪表盘上的指示灯是否有异常亮起,若有故障指示灯亮起,说明车辆可能存在问题,应及时排查故障,不要强行驾驶。还有,启动车辆后不要立即关闭所有车窗,可先打开车窗通风几分钟,让车内因暴晒产生的有害气体散发出去,减少对驾驶员的健康影响。最后,起步时要缓慢操作,尤其是在停车场等狭小空间,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因视线受阻或车辆部件未完全进入工作状态而发生碰撞事故。


夏季烈日下,不同材质的座椅(如皮质、织物)在保养和使用上有哪些区别?

夏季烈日下,皮质座椅和织物座椅在保养和使用上存在一定区别。对于皮质座椅,保养时要注意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因为高温会导致皮质老化、变硬、开裂。可以在车辆停放时使用遮阳挡,减少阳光对座椅的直射。定期使用专用的皮质座椅养护剂进行擦拭,养护剂能在皮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滋润、防老化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加皮质的柔软度和光泽度。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在座椅上放置过热的物品,如刚从烤箱中取出的食物、热水杯等,以免烫伤皮质。若座椅上沾染了污渍,要及时用中性清洁剂擦拭干净,避免污渍长时间残留导致皮质变色或损坏。

对于织物座椅,保养的重点是防止污渍渗透和霉变。烈日下织物座椅容易吸收水分和汗液,若不及时清理,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可以给织物座椅套上透气性好的座套,不仅能减少阳光对座椅的直接照射,还能方便清洁。定期用吸尘器清理座椅表面的灰尘和杂物,避免灰尘进入织物纤维深处难以清理。若座椅沾染了污渍,要及时用专用的织物清洁剂进行清洗,清洗后要确保座椅完全干燥,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因潮湿而滋生霉菌。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将湿的物品直接放在织物座椅上,若不慎弄湿,要及时擦干并通风晾晒。此外,织物座椅在烈日下可能会变得比较烫,上车前可以先打开车门通风,或者用湿毛巾擦拭座椅表面降温,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烈日下行车时,如何有效应对阳光直射导致的视线受阻问题?

烈日下行车时,阳光直射导致视线受阻是常见的问题,可通过以下方法有效应对。首先,合理使用车辆配备的遮阳设施。调整遮阳板的角度,使其能最大程度地阻挡来自前方的阳光,若阳光从侧面照射,可将侧遮阳板展开。对于车辆的侧窗,可以粘贴遮阳膜,选择透光率合适的遮阳膜,既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和部分阳光,又不会影响对侧方路况的观察。其次,佩戴合适的太阳镜。太阳镜能有效减少阳光对眼睛的刺激,选择偏振光太阳镜效果更好,它可以过滤掉路面和水面的反射光,提高视线的清晰度。但要注意太阳镜的颜色不宜过深,以免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如隧道、树荫下)影响对路况和交通信号的判断。

另外,要注意行车时间和路线的选择。尽量避开阳光最强烈的时段(通常是中午 12 点至下午 3 点)出行,若必须在此时段行车,可以选择有树荫或建筑物遮挡的路线,减少阳光直射的时间。在通过路口、弯道等视线容易受阻的地方时,要提前减速,鸣喇叭示意,仔细观察周围是否有行人、车辆,确保安全后再通过。同时,要保持前挡风玻璃的清洁,若玻璃上有灰尘、污渍,阳光照射时会产生折射,影响视线,要定期清理玻璃,必要时使用玻璃水擦拭,保证玻璃的透明度。

还有,在行车过程中要灵活调整车速和车距。阳光直射导致视线不佳时,要适当降低车速,加大与前车的安全距离,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制动距离。若阳光过于强烈,视线严重受阻,可选择在安全的地方停车休息,待阳光稍弱后再继续行驶,不要强行冒险驾驶。

防御性驾驶培训 (14).jpg

夏季烈日下,车辆的蓄电池容易出现问题,应如何进行保养和检查?

夏季烈日下,车辆蓄电池容易因高温而出现亏电、寿命缩短等问题,做好保养和检查很重要。首先,要定期检查蓄电池的外观。查看蓄电池壳体是否有鼓包、开裂的情况,若有说明蓄电池可能因高温出现了故障,需要及时更换。检查蓄电池的电极接线柱是否有腐蚀、氧化现象,若有白色或绿色的腐蚀物,可用热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干布擦干,再涂抹一层凡士林,防止再次腐蚀,保证电极连接良好,减少接触电阻。

其次,要检查蓄电池的电量。可以通过车辆仪表盘上的电量指示灯大致判断,也可以使用专用的蓄电池检测仪进行检测。夏季高温会加速蓄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导致电量消耗加快,若发现电量不足,要及时充电,避免因亏电而无法启动车辆。充电时要选择合适的充电器,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要过度充电,以免损坏蓄电池。

另外,要注意蓄电池的通风散热。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烈日下车辆发动机舱内温度较高,要确保蓄电池周围的通风良好,不要在蓄电池附近放置杂物,以免影响散热。对于可维护的蓄电池,要检查电解液的液位,若液位低于最低刻度线,应及时添加蒸馏水,不要添加自来水或电解液,以免影响蓄电池的性能。

还有,车辆长时间停放时,要避免将车辆停放在烈日下暴晒,尽量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若需长时间停放,可断开蓄电池的负极接线柱,减少蓄电池的电量消耗,防止亏电。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启动一次车辆,让发动机运转一段时间给蓄电池充电,保持蓄电池的电量充足。最后,要注意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为 2-3 年,若接近或超过使用寿命,即使外观和电量看似正常,也应提前更换,避免在烈日下行车时因蓄电池突然损坏而抛锚。


烈日下行驶,轮胎容易出现过热现象,此时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爆胎等危险情况发生?

烈日下行驶轮胎容易过热,可采取以下措施避免爆胎等危险情况发生。首先,要控制好行车速度和行驶时间。高温天气下,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热量本身就较多,若车速过快,会进一步增加轮胎的温度和压力,容易导致爆胎。因此,要根据路况和天气情况合理控制车速,避免长时间高速行驶。同时,要避免长时间连续行驶,每隔 1-2 小时停车休息一次,让轮胎自然降温,停车时尽量将车辆停放在阴凉处,不要让轮胎直接暴露在烈日下。

其次,要定期检查轮胎的胎压和温度。可以在行驶一段时间后,停车用手触摸轮胎表面感受温度,若感觉轮胎过热,不要立即用冷水浇泼轮胎,以免轮胎因骤冷而开裂。应让轮胎自然冷却,待温度下降后再检查胎压,若胎压过高,可适当放掉一点气,使胎压恢复到正常范围。但要注意不要过度放气,以免影响轮胎的正常使用。另外,要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和是否有损伤,若轮胎有鼓包、裂纹、扎钉等情况,要及时处理或更换轮胎,这些损伤在高温高压下很容易引发爆胎。

另外,要避免轮胎超载。车辆超载会增加轮胎的负荷,使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加剧,产生更多的热量,同时也会导致胎压升高,增加爆胎的风险。因此,要严格按照车辆的载重标准装载货物或人员,不要超载。在行驶过程中,要尽量避开路面上的尖锐物体和坑洼路段,减少轮胎被划伤或撞击的可能性。

还有,选择适合夏季使用的轮胎也很重要。夏季轮胎的橡胶配方更适合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和耐磨性,能有效降低爆胎的风险。若车辆使用的是四季通用轮胎,要确保轮胎的性能良好,符合夏季行车的要求。最后,驾驶员要时刻关注轮胎的状态,在行驶过程中若发现轮胎有异响、抖动或跑偏等情况,可能是轮胎出现了问题,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行驶,避免发生危险。


400-902-2878400-902-2878
企业邮箱mail@safewaychina.com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