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安全培训:重型货物搬运的重心把控方法
在叉车作业中,重型货物(通常指重量超过叉车额定载荷 50% 的货物)的搬运因货物惯性大、重心难控制,成为安全事故的高发环节。重心把控的核心在于通过精准判断货物重心位置、合理调整叉车与货物的相对状态,确保整体重心始终处于叉车的稳定支撑范围内,避免侧翻或货物坠落。
货物重心的预判与定位是把控的基础。面对未标注重心的重型货物,可通过外观特征初步判断:规则形状的货物(如正方体、圆柱体),其重心通常位于几何中心;不规则货物(如机械部件、异形设备),则需观察重量分布 —— 若货物一侧有突出的金属结构、另一侧为空腔,重心大概率偏向重型结构一侧。对于包装好的货物,可查看包装上的重心标识(通常为三角形箭头或 “重心点” 字样),若无标识,可用撬棍轻撬货物底部不同位置,感受最省力的撬动点,该点附近即为重心所在。
判断重心后,需标记出重心投影点(即重心在地面的垂直对应点),搬运时要确保该点位于两货叉之间的中心区域,且距离货叉根部不超过货叉长度的 2/3。例如,货叉长 1.2 米时,重心投影点需落在货叉根部 0-80 厘米范围内,避免因重心过于靠前导致叉车前部超载,引发后仰。
叉车与货物的对位调整直接影响重心稳定性。调整货叉间距时,需根据货物重心宽度确定:若货物重心偏向左侧,应将左货叉适当外移,使重心更靠近两货叉中间线,两侧货叉的承重偏差不宜超过 10%。货叉插入货物时,要让货叉完全穿过重心投影点下方,插入深度至少达到货物长度的 2/3,且两货叉插入深度需一致,防止因插入不均导致货物倾斜。
对于底部无托盘的重型货物,需使用专用吊具或货叉套,确保货叉与货物接触面积足够大 —— 接触面积越小,单位面积受力越大,越容易导致货物滑落。若货物底部光滑,可在货叉表面铺设防滑橡胶垫,增加摩擦力,同时将货叉略微后倾(后倾角度不超过 5 度),利用货叉的倾斜角度形成 “兜住” 货物的态势,防止重心前移。
起升阶段的重心控制需循序渐进。货物离开地面 10-15 厘米时,必须暂停操作,观察货物是否倾斜、货叉是否水平:若货物向一侧倾斜,说明重心偏向该侧,需缓慢下降后调整货叉位置,使重心回正;若货叉一高一低,需微调升降链条,确保货叉水平,避免因受力不均导致货物侧滑。
起升过程中,要控制上升速度,每秒不超过 20 厘米,尤其在货物离地 30 厘米后,需更缓慢操作 —— 此时重心随高度上升,叉车整体稳定性下降,快速起升易引发晃动。升至搬运高度(通常不超过 50 厘米,重型货物不宜高空搬运)后,再次检查重心状态,确认无偏移后再移动车辆。
行驶与转向时的重心把控需兼顾惯性影响。直线行驶时,车速需控制在 5 公里 / 小时以内,避免急加速 —— 重型货物的惯性会使重心向后 “拖拽”,可能导致叉车后轮负荷骤增,影响制动效果。遇减速带或地面凸起时,需提前停车,缓慢驶过,防止颠簸导致重心瞬间偏移。
转向时,要采用 “小角度转向、低速度通过” 原则:转弯半径需比空载时扩大 1.5 倍,转动转向盘的幅度每次不超过 1/4 圈,且转向过程中不踩加速踏板,利用惯性缓慢转弯。若在转向时感到车身有倾斜趋势,应立即回正方向,待车身稳定后再继续转向,禁止在倾斜状态下强行转弯,防止重心侧向偏移引发侧翻。
坡道作业的重心控制有特殊要求。上坡时,需让货物在前、叉车在后(即正向行驶),利用货物重力帮助叉车爬坡,此时重心会略微后移,需将货叉适当后倾,抵消重心后移的影响;下坡时,需让叉车在前、货物在后(即倒车行驶),避免货物重心因下坡惯性前移,导致叉车前轮超载。上下坡的车速需控制在 3 公里 / 小时以下,且中途不得停车,防止起步时的动力冲击改变重心位置。
停放与卸载阶段的重心管理同样关键。临时停放时,需选择平坦地面,拉紧驻车制动器,在车轮下垫三角木,同时将货叉降至距地面 20-30 厘米,避免因货叉过高导致重心上移。若需长时间停放,必须将货物卸载,禁止叉车带着重型货物过夜,防止液压系统泄漏导致货物缓慢下降,引发重心偏移。
卸载时,要让货物缓慢接触地面,接触瞬间需观察货物是否平稳,若发现货物底部与地面接触不均(如一侧先落地),需立即停止下降,调整货叉水平度后再继续。完全卸载后,抽叉动作要缓慢,若感到阻力,需检查是否有货物勾挂,切勿强行抽叉,防止货物被带动倾斜。
特殊重型货物的重心把控需针对性处理。搬运带轮的设备(如电机、泵体)时,需先锁定轮子,并用绳索将设备固定在货叉上,防止行驶中轮子滚动改变重心;搬运超长货物(长度超过货叉 2 倍)时,需在货叉前端加装稳定支架,支撑货物超出部分,使整体重心仍处于货叉支撑范围内;搬运高温货物(如刚出炉的铸件)时,要避免货物与货叉长时间接触导致货叉变形,可垫隔热板隔离,同时因高温可能改变货物内部应力,需更频繁地检查重心状态。
设备状态与操作习惯对重心控制的影响不可忽视。作业前需检查货叉是否有变形、裂纹,货叉变形会导致货物放置不水平,直接引发重心偏移;升降链条的张力需一致,若一侧链条过松,会使货叉倾斜,改变重心位置。操作人员要避免急停、猛打方向等激进操作,行驶中目光需兼顾货物顶部与叉车尾部,通过观察货物是否晃动、车身是否倾斜,实时判断重心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调整。
总之,重型货物搬运的重心把控是 “预判 - 调整 - 监控” 的循环过程,操作人员需通过反复实践积累对重心的敏感度,结合货物特性与叉车性能动态优化操作,才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完成搬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