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安全培训:夜间作业的灯光使用与视野保障

文章出处:深圳市赛为安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08-22

夜间叉车作业因光线不足、视野受限,成为安全事故的高发时段。灯光的合理使用与视野的有效保障,是降低夜间作业风险的核心,需结合叉车灯光系统特性、作业环境特点及操作规范,形成系统化的安全方案。

叉车灯光系统的正确使用是夜间作业的基础保障。作业前需全面检查灯光设备,确保前照灯(远光灯、近光灯)、示廓灯、转向灯、制动灯及工作灯功能完好。前照灯的照射角度需调整至合适范围 —— 远光灯应能照亮前方 15-20 米的路面,近光灯则聚焦于前方 5-8 米,避免远光灯直射造成对向人员或车辆的视线干扰,同时防止近光灯照射过近导致远距离障碍物无法及时发现。

防御性驾驶 (3).jpg

夜间行驶时,需根据作业区域的光照条件切换灯光模式。在完全无照明的仓储区域,应开启远光灯行驶,但接近货架、墙体或其他设备时,需切换为近光灯,防止强光反射影响视线;在有基础照明的车间通道,可仅开启近光灯和示廓灯,减少灯光叠加造成的视觉疲劳。转向或变道时,要提前 3-5 秒开启转向灯,确保周围人员或设备有足够时间预判叉车动向,转向灯闪烁频率需保持稳定,若发现闪烁异常(如频率过快或过慢),需立即停止作业并检修。

特殊作业环节的灯光配合需精准到位。叉取货物时,必须开启工作灯(若配备),将光线聚焦于货叉与货物接触区域,清晰观察货叉插入深度、货物是否平稳;提升或下降货物时,可交替使用近光灯与工作灯,避免单一光源造成的阴影遮挡关键细节。在高层货架取货时,需开启货叉顶端的辅助照明灯(若有),照亮货架层板与货物底部的间隙,防止货叉与货架碰撞。

视野保障的核心在于减少视觉盲区与光线干扰。叉车操作人员需调整座椅高度与角度,确保视线能同时覆盖前方路面、货叉及后视镜,座椅高度以眼睛与前照灯照射区域的上沿平齐为宜。夜间作业时,后视镜易因光线反射产生眩光,可在镜面上粘贴防眩光膜,或调整后视镜角度,减少强光直射。若佩戴眼镜,需选择防眩光镜片,避免镜片反光影响视野。

作业区域的环境优化对视野提升同样重要。仓库或车间的固定照明需覆盖所有作业通道,照度不低于 50 勒克斯,货架之间的通道应加装 LED 条形灯,确保地面无明显阴影。对于经常装卸货物的区域,需安装可调节角度的投光灯,将光线聚焦于作业点,同时避免灯光直射叉车驾驶舱。地面需保持干净整洁,清除积水、油污等可能反射光线的物质,防止地面反光干扰视线。

应对夜间视觉特性的操作调整不可忽视。人的夜间视力比白天下降约 70%,且对颜色的辨识度降低,因此叉车行驶速度需比白天降低 50%,通常不超过 5 公里 / 小时,遇交叉路口或拐角时,需降至 2 公里 / 小时以下,并提前鸣笛示意。夜间判断距离的误差较大,与前方障碍物或其他设备的安全距离需比白天增加一倍,例如白天保持 3 米,夜间则需保持 6 米以上。

利用视觉辅助工具增强视野是有效补充。叉车可加装倒车影像系统,夜间作业时开启,通过屏幕观察车后状况,减少倒车盲区;在货叉前端安装红外摄像头,配合驾驶舱内的显示屏,清晰显示货叉与货物的接触状态,尤其适合高层货架或黑暗角落作业。对于老旧叉车,可在货叉两侧粘贴反光条,利用周围光线反射提示货叉位置,避免因光线不足误判货叉状态。

特殊场景的视野应对需灵活调整策略。在露天场地夜间作业时,需关注天气变化,遇大雾、小雨等低能见度天气,应开启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降低车速至 3 公里 / 小时以下,必要时暂停作业;若遇强光(如对向车辆远光灯),需立即减速并短暂关闭远光灯,待强光消失后再继续行驶,切勿直视强光或猛打方向避让。

防御性驾驶培训 (11).jpg

在狭窄通道作业时,需保持叉车与两侧物体的距离不小于 0.5 米,可在通道两侧粘贴反光标识,利用叉车灯光照射反光标识的位置判断车身是否居中。通过拐角时,需提前停车,开启转向灯后缓慢转动方向,同时探头观察拐角另一侧的情况(但身体不得伸出驾驶室外),确认安全后再继续行驶。

夜间作业的应急视野保障措施需提前准备。叉车需配备便携式手电筒(亮度不低于 300 流明),固定在驾驶舱内随手可及的位置,用于突发停电或灯光故障时的临时照明。作业前需检查手电筒电量,确保能连续照明 2 小时以上。若夜间作业中突然遭遇灯光全部熄灭,应立即停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若仍能工作),并使用手电筒照亮周围环境,待确认安全后,缓慢将叉车驶至安全区域,联系维修人员处理。

总之,夜间叉车作业的灯光使用与视野保障需结合 “设备优化 - 环境改善 - 操作调整” 三方面,通过科学使用灯光、减少视觉干扰、利用辅助工具,最大限度弥补夜间视觉缺陷,确保作业安全高效。操作人员需通过夜间实操训练,熟悉夜间视觉特性与灯光控制技巧,形成本能的安全操作习惯。


400-902-2878400-902-2878
企业邮箱mail@safewaychina.com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