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行车的防滑技巧
弄清车辆打滑的原因
防止车轮打滑首先要弄清车辆打滑的原因。从理论上来说。轮胎打滑是轮胎减少了对路面的附着力:车辆偏离了行驶方向而造成的,其原因是司机采取的措施失当所致,比如刹车过猛,力口速过急或打方向过快等。城轮打滑一般有3种情况:一是后轮打滑会使车辆横摆路中甩尾,此时,司机无法操控。二是四轮打滑,因刹车过程中四个轮子锁死不能转动,三是前轮打滑,大多会发生在弯路或转弯时车速过快,路面过滑时。
首先,针对后轮打滑现象,就是当后半部车身打滑时,专家建议,无论车辆往哪个方向打滑,这时候要往打滑的方向打方向盘并切记千万不能刹车,所有动作尽可能轻柔。其次,当四轮打滑时,会感觉到车辆向前猛冲速度比平时要快。这时我们先让前轮找到着地力。收油门,不踩刹车,轻点离合,所有动作尽可能轻柔,让车辆慢慢行驶直至打滑现象消失为止。
此外。若遇到前轮打滑。即方向盘无法转动,车辆朝前方直冲。直至碰撞障碍物时方停车,此时记住等车轮转动后,方向盘才可转动,直至恢复正常,此时应反复踩刹车以使油路达到最有效的工作状态,
在湿滑路面上行车最常见的是滑胎现象。例如转弯时汽车滑出原有的行车路线或当踏下制动踏板时汽车不能在预期的距离内停下,其实造成滑胎现象是因为湿滑路面使汽车轮胎的附着力大大降低。如果在驾驶时忽略了这个问题。意外便随时可能发生。
不过有很多驾车人都存在一种误解,以为下大雨比下毛毛小雨更危险,事实却刚好相反。因为在大雨天,车胎的排水胎纹能有效地发挥本身作用,减少水分停留在车胎内,另一方面,因大雨天视野模糊。很多驾驶员都自觉地减慢车速,使危险性大大降低,
可是,当下着小雨时,一些驾驶员却忽略了安全的速度,这时水分同样留在车胎内而又不能有效地排出去,使车胎的附着性能降低,那些停留在轮胎内的水分会令路面上的油渍浮起,车胎便打滑了。当然,在雨天行车时必须将车速降低,并要和前车保持一段适当的制动距离,同时不要胡乱地变换车道等,这都是雨天最基本的驾驶方法,但万一不幸真的在制动时遇上滑胎情况,就应该保持冷静,采用点刹的方法。即踏在制动踏板的右脚松开。然后再踏下,快速地重复数次,便能有效地将汽车停下,如果你的车辆装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上述情况下应该比较安全,但有时也会因控制不当而继续滑胎,这时最好转到一条较安全的行车道,其实这种制动器控制方法即使日常驾驶时都是很有效的。
如在转弯时遇上打滑现象,不应一下子踏下制动踏板,这样会令汽车急速打转。也十分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应放开加速踏板,轻轻踏下制动踏板。然后再将方向盘转向相反方向,待汽车重新受到控制时再慢慢加油前进,此方法能有效应付以上的危险,但记着,车子要是超过本身的行车线的话,就无法控制了。故切勿过分自信或太依赖汽车的性能,最好在平常多多注意汽车的状况,以免发生事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人都认为换上更宽及更少排水花纹的轮胎会有较好的贴地效果,但在湿滑的路面上却恰恰相反,所以装有这种轮胎的车子在雨天驾驶时应加倍小心。
雨中要提前制动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雨天制动要提前。但到底要提前多少呢?大体上,在雨天制动要将制动距离延长3倍,那么为什么要延长3倍呢?
从制动动作的流程来看:从驾驶者意识到需制动到车完全停住会经过4个阶段.
川发现前方有障碍.到判断需停车约需0.3秒.
(2)右脚从油门移到制动踏板约需0.3秒.
(3)当您踩下制动到油压开始作用约需0.3秒.
(4)制动发生作用到停车.
其中第一到第三阶段,还在驾驶者的反应动作期J制动未发生作用.在这段时间内车辆仍然继续前进,这中间行驶的距离叫空走距离.第四阶段中。制动器开始动作到车完全停下来之间的行车距离叫制动距离.一般所说的制动距离就是指两者之和.
空走距离是随驾驶者的反应而变化.和天气无太大关系.可是在下雨时。因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减半,制动距离也会随之增加到平时的2倍.
再者下雨路滑,紧急制动易造成轮胎抱死.驾驶员制动的信心显然会较晴天低得多.这也就是制动距离变长的主要原因.
降低胎压,制动更不好
有人每逢雨季时。就将胎压降低一些.认为这样能使轮胎和地面间的摩擦面积增大,进而增大附着力.这个看似有效的方法不仅不正确.甚至适得其反!仔细想想,每个轮胎所承受的车重一定,接地面积的增加.会降低每单位面积轮胎对地面的压力.如此一来排除轮胎与地面形成水膜的力量会减弱.而这层有润滑作用的水膜.会使轮胎更容易打滑.
因此,降低胎压增加接地面积绝不可行:反之增加胎压,制动反而会好一点。故在雨天保持较高的胎压比较安全.